什么是源自满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的方言土语?

如题所述

方言土语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东北话不仅凝聚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信息,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的迁徙轨迹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互相融合的历程。沈阳方言中的风物词语、习俗词语、地理名词、口语中的音译词不仅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也是东北多元民族文化的最好见证。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古、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文化的融合,使东北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逐步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说汉语,但是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一部分词汇却保留下来,成为东北方言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词汇是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活化石,是东北各民族互相融合的见证。

东北话日常用语中,满语的音译借词较多,在吸收这些民族语汇的同时又往往按照音近义通的原则略加改造,再用相应的记音汉字记录下来,于是乎,就融入了东北话,以至于使人“习焉不察”乃至逐渐进入了普通话。且举数例如下。

白意思是极,原本满语,义同。

大麻哈主要产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以及绥芬河、图们江的大麻哈鱼。“大麻哈”是满语“大发哈”的口语变读。据民国杨木墀编纂的《依兰县志》载,“达巴哈鱼,满名‘刀依嘛哈’。”倒腾东北话叫“倒登”,出自满语的“tɑodem”的音译,与原义“挪来挪去”相近。

涐淋音é · lin。污渍,痕迹。在满语里是波纹的意思。

飞龙满语口语“费叶棱乌”的音译(旧满语作“非牙郎阿”乃其阳性谐音),本名榛鸡,又称树鸡,是一种生长在关外的飞鸟。飞龙一般体长大约二十厘米,羽灰褐色有斑,头顶有一束盔毛。嘴短小,爪细,腿多毛,是东北著名山珍野味。

戈楞满语“块”的意思,如“木头戈楞”,后指人脾气怪或不合群,如“戈楞子”。

个色个性强,极特别。满语的原意是特殊。

骨碌满语音译,意为移动。

哈拉巴猪、牛羊的前胛骨或人的肩胛骨。出自满语音译。

哈喇满语音译,动物油等食物变质后的气味。

哈什蚂规范满语“哈锡蚂”的口语发音。今天所称之“哈什蚂”,已转指中国林蛙,民间俗称红肚蛤蟆。

忽剌满语“风动物声”,为象声词。

划拉满语,意为扫(院子)。

夹肢窝腋下。出自满语“gɑzhiwo”的音译,原义也是腋。

堪达犴口语作“罕达犴”,简称“犴”,即驼鹿

克音kēi,打。

裤裆两条裤腿之间处。

拉拉呼呼即“马马虎虎”出自满语“lɑlɑhutu”。

喇忽满语音译,也作“拉忽、拉乎”,意为疏忽、马虎。

勒勒说话太多、胡说。满语的音译,在满语里也是说的意思。

勒特亦即“邋蹋”。出自满语的“lete”的音译,东北话有“勒特兵”之说,形容人很邋遢,是个邋遢人。

啰嗦絮叨,不利落。出自满语音译。

妈狐子“妈狐”为满语假面具之意,指舞蹈时戴在脸上道具而言。现在常用来吓唬小孩。

马虎旧时常用来吓唬小孩子的话。满语本义为“假面具”“鬼脸”,后来增添了妖魔的语义。

瞎勒勒胡说乱。

邋蹋满语音译,形容不整洁、利落。东北话读若lete或laitai,均轻声。

马勺满语音译,带把的大勺。

蒙古包对蒙古族圆穹顶帐篷的规范称呼。但它却不是蒙古语

满语原意为“圆毡房”,可直译为“蒙古房”。

磨蹭满语音译,意为故意拖延。

磨即自满语的“moij或moduo”。

撇拉器物的口朝外张,如“撇拉碗”,满语本指“碟子”。

穷的叮当响非常的穷困。“叮当”出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是借助汉语词义加的后缀。

撒目看,出自满语音译。

秃鲁也作“秃噜、秃撸、秃露”,食言、爽约,出自满语音译。

屯村庄,出自满语。

瓦昏味儿像葱蒜、肉类腐烂的气味,臭味儿。满语原意即“臭味儿”。

伍的用以列举项目的句尾,标示排比,意思类如“诸如之类”,满语本意指“什么的……”。

央告央求、乞求或请求。出自满语“yang ge”的音译。

咋呼张扬。出自满语的“cahu”,本义是“泼妇”。

扎孤满语音译借词,意思是修饰、打扮;治病。“治病”是其本义,《奉天通志》卷一百《礼俗四·方言》载:“俗谓治病为扎孤病,满语治也。”“修饰、打扮”的语义系由“治”派生而来。

此外,还有一些东北方言词包含的语素是满语的音译,如“哨卡”的“卡”是满语“边关”的意思;“笨笨拉拉”中的“拉拉”是满语“末尾”的意思;“有一搭无一搭”中的“搭”是满语“首领、头目”的意思;“公子哥”中的“哥”是满语“少爷”的意思;“藏猫”中的“猫”是满语“树丛”的意思;“压马路”中的“压”是满语“行、走”的意思,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