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朝女子各种裙子的名称分别是啥?

如题所述

唐代女子裙子的名称:

一、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

二、百褶裙:

古时又称“留仙裙”,褶皱都是很规律地向一个方向打褶。

三、月华裙:

明朝末年,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

据传为一种浅色画裙,裙幅共十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极淡雅,风动如月华,因此得名。

四、花间裙:

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花纹的衣料,裁破成一条条细长的帛条。

然后把这些不同纹色的长帛条彼此相间地排列起来,密密地缝连在一起。

用这种拼缝而成的裙料做成裙子,就会呈现出一道道竖向的多彩条纹,因此又叫“裥色衣”。

制作花间裙,在裁剪帛料的时候,可以有意地把一条条帛条都裁成上窄下阔。

这样,拼缝出的裙子就会腰身收窄,显得穿裙人腰肢纤巧;

裙身越向下就越加扩张,也就是喇叭裙的形式,裙裾长拖到地,格外风流潇洒。

五、凤尾裙:

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上绣以花鸟图纹,在两畔镶以金线,拼缀成裙,下配有彩色流苏,称为“凤尾裙”。

六、花笼裙:

用一种轻软细薄而透明的丝织品,即“单丝罗”制成的一种花裙。

七、襦裙:

唐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着襦、袄、衫,下身束裙子,裙式及色彩之丰富前所未见。

初唐时女子装束接近隋代平民多小袖长裙。通常裙束襦外,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裙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褶裥效果。

中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日趋讲究、华贵和宽大。

盛唐后,女装胸为时髦,裙长多可曳地,以多幅为佳。

常用两色绫拼合而成褶裥效果,外束裙腰上压上金银丝线作为装饰,上有双垂绣带,裙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其中红裙最为流行。

扩展资料:


唐代男子服饰:


圆领袍衫:

又叫团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主要服饰。

样式为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制,形制为圆领且右衽。

领袖及襟处有缘边,前后襟下缘各接横襕以示下裳之意,有单夹之别。穿圆领袍衫时上戴幞头,下蹬乌皮六合靴,腰系革带。

幞头:

源自北齐,隋唐初定型。

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裹在发髻的后面,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

帽带两条系于铆钉前部,两条垂于颈后,处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

后垂的两条带子或下垂或上举,或斜耸一旁或交叉在后,处有带型如梭子的长脚式,后为腰圆式。

中施丝玄为骨,幞头脚的形状多种多样;

幞头不仅为男子头衣,宫中女侍也多有用者。

从一块民间的包头布逐渐演化为官员身份象征的乌纱帽,幞头与帻相似,也是由低向高不断上升。

但其发展时间之久、变化形式之多、适用范围之广,华夏冠帽中可谓无出其右者。

一般男子着衫、裤褶、半臂等。百姓穿本色麻布衣,两旁开衩,名叫“短骻衫”,衣服短小。

唐代女子服饰:


襦裙:

唐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着襦、袄、衫,下身束裙子,裙式及色彩之丰富前所未见。初唐时女子装束接近隋代平民多小袖长裙。

通常裙束襦外,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裙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褶裥效果。中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日趋讲究、华贵和宽大。

盛唐后,女装胸为时髦,裙长多可曳地,以多幅为佳。

常用两色绫拼合而成褶裥效果,外束裙腰上压上金银丝线作为装饰,上有双垂绣带。

裙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其中红裙最为流行。

半臂:

“半臂”又称半袖。

是以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的短外衣。通常袖长及肘,衣长及腰,对襟则胸前结带。

这种衣式在唐流行很久。

披帛:继承六朝的帔紫,由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最初短阔,后变狭长,是利用丝帛轻盈飘逸之态进行装饰。

胡帽、幂篱、帷帽:胡帽是西域少数民族所戴帽子的总称。

初为男子头衣,女子在武则天时期兴穿胡装戴胡帽。

到开元初年,女子即使骑马外出,也着胡帽而不掩面。幂篱、帷帽都是女子外出遮蔽容颜之物,幂篱在先、帷帽在后。

妆容:唐近三百年来,女子的发髻式样和插戴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时期。前期女子发髻承隋,后渐多样。

武则天时期兴起着胡装配胡帽,成为当时世风,上行下效。反映了唐时社会的开明、女子的相对自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唐代服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

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子长而多幅。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半臂是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缦衫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色最为流行。

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和绣文,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

此外,“时世妆”,袒领服、男装、胡服也是重要服饰。

“时世妆”,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袒领服、男服、戎装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女中广为流行。

袒领服为一种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为纱罗制品,时人形容为“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纤缕见肌肤”等,下配以曳地长裙,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

唐代妇女喜好戎装、男服。“军装宫娥扫眉浅”,则描绘了宫中女子穿着戎装的情景。武宗时,王才人因着与武宗同样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误认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时,士人们的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们也纷纷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圆领服,头裹幞头,足蹬乌皮靴。

扩展资料:

唐代妇女并无华夷之别的观念,开元天宝年间,在长安、洛阳等大都市的街头,处处可见身着翻领、窄袖紧身胡服、腰系蹀躞带的汉族女子,体现了盛唐帝国妇女们开放、健美的精神风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立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慢来罗裙半露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服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9

有襦裙、短袖长裙、短襦、曳地长裙、披膊长裙、霓裳羽衣……

第3个回答  2019-10-09
你说的“花间裙”、“月华裙”、“凤尾裙”好像在宋明才比较流行吧,唐朝一般流行高腰裙+半臂(有点像现在的短袖短外套)+披帛(就是宽大的丝带),穿襦服时会加上窄袖衫。
第4个回答  2019-10-09
没有啊,花间裙在唐朝特别流行,甚至连武则天都穿这种裙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