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某市高一学生李某,今年16岁。他在小学、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但升入重点高中后,因班上“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他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是处于极度紧张之中。随后便出现了头痛、失眠、焦虑、烦躁等不良反应,平时还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回到家里也经常发脾气,甚至摔东西、骂人,对父母的态度很凶,扬言再也不读书了,要去出家当和尚。一向温顺听话的孩子为何突然就变成这个样子?在父母的陪同下一家人来到医院咨询,父亲怒气冲冲,母亲泪流满面,他自己也站在一旁垂头丧气。了解情况后,医生先和他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然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如何正确对待现实问题和摆脱心理困境,并且向其父母介绍了有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如何帮助孩子渡过危机期。第一次咨询后,他自己及其父母的心情如获重释,第二次咨询时,情况明显好转,他已经能与父母、同学和睦相处了,第三次咨询时他高兴地说自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了。

其实生活中像李某这样出现心理危机的人有很多,只是他们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往往等到事情严重时才意识到。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引起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原因有哪些吧:

1.学习方面的烦恼:青春期在学习方面容易出现的烦恼是个体无法进行学习或学习非常困难。如:初三毕业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中,排名前五位的全部属于学习方面,这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等。

2.人格上的烦恼:在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总试图与他人做比较,因而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如社会意识低、意志薄弱、缺乏魅力等。

3.性心理障碍:由于生理方面的快速和明显的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器官的成熟——丑小鸭开始向白天鹅过渡。青少年开始注意到异性,容易产生和异性在一起的欲望,或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和排斥,或迅速爆发“狂热恋情”,并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实际上自身对什么叫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对异性带有很大的好奇和模仿成分,这恰恰是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营养摄入的增加,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因素,个体的性成熟时间大大提前,而心理成熟则相对滞后,加上来自社会的束缚和影响,容易导致个体产生性心理方面的障碍。因为青春期性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易导致很多烦恼。另外,与父母、老师等长辈的交往,也会出现很明显的隔阂。

4.自我意识的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由于心理的迅速发展——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以及自我意识的迅猛增长,青少年们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希望别人不再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孩子,他们渴望自立,独立决定自己的问题,希望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能得到承认和尊重,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与父母以及其他成人的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友爱、平等、自由和正义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值得誓死捍卫的,单以这样的最高理想来衡量现实社会,结果往往会发现大量不可忍受的社会“黑暗面”。于是,开始故意和老师、家长对着干,在行动中表现出冲动、偏激、摇摆、脆弱的一面,表现为逆反、愤世嫉俗或逃避现实、离家出走等等。

5.情感动荡与外部表露的矛盾:生理上的巨变,学校、家庭以及社交方面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动荡,而情感的动荡又需要得到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衡,这本身是身心调节的正常规律。但是由于青少年认识能力的发展和自控能力的增强,内心的情感反被压抑了下来,得不到释放,他们内心激动、高兴或苦恼,表面上却看起来十分平静,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心理有话很想找人倾吐、述说,可是碰到有些长辈、老师又迟迟不肯开口,久而久之就变得焦虑、闭锁、闷闷不乐,或“在沉默中爆发”!

从整体上来讲,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大体可分为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两类。生理因素导致的危机指的是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危机,具体表现如青春期发育的生长危机、身患疾病、妊娠、分娩期造成的生理功能的紊乱等。社会因素引起的危机是指人在社会关系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危机,包括亲友突然死亡、恋爱关系的突然破裂、失去爱物而产生的情感危机;重要考试失败、失学、失业、晋升失败而产生的事业危机;遭遇灾祸如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破产或重大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海难沉船、飞机失事、受伤、被奸污及其他意外事故等而产生的心理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0

心理危机学生的父母,排名第一的居然是这个职业

第2个回答  2021-01-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