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的原料有哪些?

如题所述

酿酒原料颇多,但主要是谷类、薯类,如高粱、玉米、甘薯等,一般优质原料为高粱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粮食。
酿酒原料及辅料
酿酒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和杂质。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单宁含量适当,脂肪和果胶质含量要低,不得含有超量的有害物质,对于谷粒原料要求籽粒饱满,有较高的干粒重,其水分含量为14%以下。
酿酒原料及特征:
1 高粱按粘度不同分为粳高粱、糯高粱两类。
北方多粳高粱,南方多为糯高粱。糯高粱全是支链淀粉,结构较疏松,宜于根霉生长,以小曲制高粱酒时,淀粉出酒率较高,粳高粱含有一定的直链淀粉,结构紧密,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高粱含有单宁、花青素等色素成分,衍生物酚类化合物赋于白酒特有的芳香,高粱蒸料后疏松度粘而不糊。高粱淀粉在胚乳内部,表面包有一层由蛋白质和脂肪构成的胶粒层,淀粉颗粒呈多角形,中心有核点,最大的淀粉颗粒直径可达30um。
2 大米:淀粉含量高,蛋白质、脂肪含量少,有利于低温缓慢发酵,成品酒质较纯净,大米中淀粉布在胚乳层中。
胚乳细胞淀粉复粒密集、每个淀粉复粒含50个—80个淀粉单位,大米有粳米和糯米之分,一般粳米的蛋白质,纤维素及灰分含量较高,而糯米的淀粉和脂肪含量较高,一般晚熟稻谷的大米蒸煮后较软、较粘;粳米淀粉结构疏松、利于糊化、但如果蒸煮不当而太粘,则发酵温度难以控制,大米在混蒸混烧的白酒蒸馏中,可将饭的香味带入酒中,酒质爽净。
3 玉米:玉米含植酸多,在发酵中可水解环已六醇及磷酸。前者呈甜味,磷酸也能促进甘油(丙三醇)的生成,多元醇具有明显甜味。后者可促进甘油的形成,因而玉米酒较酵甜。应脱坯后使用,蒸煮后不粘锅、不糊。但因淀粉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故难以蒸煮,因淀粉颗粒形状不规则呈玻璃质的组织状态,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故难以蒸煮,但出酒率不及高粱,玉米的半纤维量含量高于高粱,因而常规分析时淀粉含量与高粱相当,但出酒率不及高粱,一般黄玉米淀粉稍高于白玉米。
4 甘薯:鲜甘薯及白薯干(薯干)分别含有2%和7%的可溶性糖,有利于酵母菌的利用,薯干淀粉纯度高,含脂肪和蛋白质较少,发酵生酸辅度小,而淀粉出酒率高于其它原料,甘薯因含果胶质较多,所以成品酒甲醇含量较高,另外还有甘薯树脂,对发酵也有不利的影响,甘薯淀粉颗粒大,组织不紧密,吸水能力强因而易糊化。
5 小麦: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除淀粉外,还有少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2%—3%的糊精,小麦蛋白质的组分以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为主,麦胶蛋白以氨基酸为多,这些蛋白质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香味成分,小麦含淀粉量最高。
6 大麦:耐寒性强,生长期短,可种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大麦和青稞有4棱、6棱之分,青稞与大麦不同处是籽粒与颖壳能脱离,即不带谷壳。青稞的色泽和形状也多种各样,有黄、褐、紫、蓝、黑色和椭圆、卵形、长形之分,青稞多为硬质,籽粒的透明玻璃质70%以上,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淀粉含量为60%左右,纤维素含量约2%。
7 豌豆:粘性大,淀粉含量较大,若用以单独制曲,则升温慢,降温也慢。故一般与大麦混合使用,以弥补大麦的不足,但用量不宜过多。大麦与豌豆的比例,通常3:2为宜。也不宜使用质地坚硬的小粒豌豆。若以绿豆,赤豆代替豌豆,则能产生特异的清香。
酿酒辅料及特征:
1 稻壳(稻皮、谷壳)是稻米谷粒的外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为一种优良添加剂,它除了具有一般辅料作用外,由于质地坚硬,在蒸酒时还可减少原料相互粘结,避免塌气,保持粮糟柔熟不腻,由于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果胶质和硅酸盐等成分,在发酵版权华夏酒报过程中影响酒质,所以其用量要严格控制,并且使用前进行清蒸,多缩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糠醛。稻壳要求新鲜、干燥、无霉烂、呈金黄色,以粗糠为好。
2 高粱壳,单宁含量较高,但对酒质无明显影响,使用高粱壳和稻壳为辅料时,醅的入窖水分稍低于其他辅料。
3 玉米芯,粉碎度越高,吸水量越大,因含一定量的多缩戊糖,在发酵时会产生较多的糖醛,使酒稍呈焦苦味。
4 谷糠,酿制白酒所用的是粗谷糠,其用量较少而使发酵界面较大,故在小米产区多以它为优质白酒的辅料,也可与稻壳混用,使用经清蒸的粗谷糠制大曲酒。可赋予成品酒特有的醇香和糟香,若用作麸曲白酒的辅料,则也是辅料之上乘,成品酒较纯净。
多粮酿造,为味觉层次提供全面的物质基础。
多粮发酵正是利用粮食的化学成分不同,比如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占的百分比及脂肪含量各不相同,所以对微生物代谢影响很大。
多粮发酵正是利用粮食间互补,作用互补为味觉层次上丰富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物质基础。因此,多种原料酿酒弥补了单一原料酿酒香气单调、复合香差等不足,使酒体丰满,风格独特。
复合型酒体以高粱、小麦、大麦、玉米、豌豆等粮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使用,高粱的无机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丰富,在碳氮源满足的前提下,更为微生物良好生长与繁殖奠定了物质基础。使用适量的豌豆和小麦,主要是增加原料的蛋白质含量调整氮碳比,为美拉德反应提供物质基础生成更多的含氮化合物,特别是吡嗪类化合物。
原料要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原料变动时,应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采用相应的菌种和工艺条件,注意原料的成分应分析原料中的有用及有害成分的含量,并注意用成分之间的比例,对有害成分应在原料预选预处理浸泡,蒸者蒸馏等工序设法除去,对含土杂物多的原料进行筛选,以免成品酒带有明显的辅料味和土腥味,原料入库水分应在14%以下,以免发霉而使成品酒带霉苦味及其他邪杂味,对于产生部分霉变和结块的原料,应加强清蒸,对于霉腐严重的原料,其成品酒的雅杂味难以根除,可采用复馏的办法来改善酒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7
1、酿酒工艺:分为白酒、葡萄酒(果酒)、啤酒、XO、白兰地等等区别
2、白酒工艺分为液态法、固态法工艺。
3、固态法白酒工艺根据香型不同进行区分:
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凤香、药香、兼香型、老白干香型、豉香型、芝麻香等等
4、根据发酵剂不同区分的工艺:
大曲、小曲、麸曲、多微工艺。
5、根据原料不同进行区分:
大米、玉米、高粱、三粮酒、五粮型、青稞、荞麦等等工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01

1,白酒

白酒是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2,啤酒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3,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4,黄酒

黄酒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

5,米酒

米酒的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

早在2000年前我国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

/iknow-pic.cdn.bcebos.com/f7246b600c3387446c3eaf6c5f0fd9f9d72aa02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7246b600c3387446c3eaf6c5f0fd9f9d72aa02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7246b600c3387446c3eaf6c5f0fd9f9d72aa023"/>

扩展资料

米,麦,玉米,高粱,蜂蜜等和酒曲酿成的一种饮料。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多种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多种类。从制法分,酒有蒸馏酒和非蒸馏酒两大类,前者可见于一般的白酒。后者有米酒,黄酒,葡萄酒等。入药用普通白酒,黄酒或米酒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85%92/64410"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酒">百度百科-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