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父母该如何惩罚孩子?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第2个回答  2019-12-13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第3个回答  2018-01-29

文/小纪

小孩子避免一些错误发生,作为父母孩子犯错不能盲目的教育,使用暴力等一些教育方式。父母们应该现代化点那些俗气的教育方式早已被淘汰。针对不同错误都有不同的惩罚方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惩罚方法可以借鉴以下几个进行整合,让你在育儿道路上有更多的帮助!

八个惩罚孩子错误的方法!

孩子上学经常被老师告状,投诉!每当收到老师的电话就知道自己孩子有犯啥错了,接到老师电话的家长最为难。

一、孩子在学校抢同学东西

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关注这件事情,能让孩子体会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然后默默的去询问别的孩子,吵架等原因,并且耐心的听完孩子内心的想法,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话!等孩子说完之后家长再告诉孩子:抢东西是不对的行为,跟小偷一样!并且要求孩子跟那位同学道歉,说“对不起”作为惩罚!

吵架打架都是非常恶劣性质的事情,作为父母应该认真对待这个事情,要让孩子认知到自己的错误,并让孩子承认错误!

二、孩子与他人发生争吵,吵架!

在孩子犯错时,作为父母还是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再定义谁对谁错,不管对错都要给予惩罚,吵架是不分对错的!罚孩子坐在不许离开这个地方,父母可以放个闹钟等闹钟响,孩子才可以离开这个地方,最好不要在明显地方,因为被陌生人看到孩子会显得很没面子,很丢人。最好是在卧室里惩罚!

孩子不讲卫生也是需要非常注重的,一个人的形象整洁能看出这个人的修养,这个可以以惩罚来教育孩子

三、宝宝不爱卫生,乱丢东西

在孩子乱丢玩具,不爱卫生的时候,父母可以惩罚孩子帮你分担些家务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惩罚孩子,比如帮你扫地,倒垃圾!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不但可以惩罚孩子,也可以教育孩子爱卫生!

孩子太调皮,特别是在车上,或者在高处凳子上往下跳,这些危险动作是孩子致命的危害!

四、高处往下跳

如果孩子犯这样的错误,父母可以在家里放一本画册,让孩子画出或写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作为惩罚。如果孩子受伤了先处理伤口在进行处罚!

父母们可以以这些惩罚方式为案例,以自己孩子容易犯的错误另行定制惩罚方式,不仅能惩罚孩子还能教育孩子。父母要记住,一定要以孩子的尊严、安全为首去定制这个惩罚规则!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我不迷路哦~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8

孩子做错事,父母应该站在孩子成长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而不是考虑该如何惩罚孩子。父母认为惩罚孩子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孩子做错事,父母经常采用各种方式来惩罚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敏感、盲目和自卑,朝着与父母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孩子做错事之后,父母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处理,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让孩子体会到做错事的自然后果

孩子做错事之后,让孩子体会到做错事的自然后果就可以,没有必要采用另一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孩子可以意识到自己需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就是论事,而不是感到家长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否定或者莫名其妙的惩罚。四岁的小明经常去爸爸的书房玩耍,他每次玩完之后,将爸爸的书翻的到处都是,也不去整理,爸爸给他说过两次之后,他依然我行我素,因此爸爸将自己的书房锁了起来,不让小明进去玩耍。

二、和孩子一起讨论弥补的方案

孩子做错事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坐到一起,共同讨论如何去弥补过失,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制定最终的弥补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而不是逃避责任。当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弥补了过失之后,他们会获得一种成长的成就感,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