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那些变迁

如题所述

我们的四十年,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40年历程的跨越,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农村经济体制来看,在这40年中,农民与土地关系始终是改革主线,市场化是改革基本方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是国家管理农村体制改革中心任务。

一、农村土地改革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此时,安徽省安阳县小岗生产队绝不会想到,在大包干保证书上按下手印的这一瞬间会变成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当时,这是冒着杀头风险的生死抉择,也是被逼无奈之举。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出去乞讨,村民走投无路,于是破釜沉舟,打破"大锅饭"。小岗村当年就取得了大丰收,随后在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强烈支持下,小岗村的包干经验在全省推广。此后,家庭联产承包制迅速蔓延全国。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土地流转,培育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农村土地设立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等三权,并按照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家庭承包权和放活经营权总体思路深化改革,这将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优化配置。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供求矛盾

1985年,农村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由统购转变为合同订购,并允许合同订购外的粮食到农贸市场销售,农民和收购商自由定价。粮食外其他农产品的市场自由交易逐步放开。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除粮食外其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建立,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1992年,粮食消费市场放开,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凭票供应农产品的时代结束。到了2004年,粮食收购市场也放开。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同时,建立起最低收购价等支持保护制度和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市场制度。

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到了本世纪初,以农村税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从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现在的土地流转,国家不断改革。
第2个回答  2021-04-14

第3个回答  2020-11-02
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农村到城镇,由城镇再到市区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20-11-02
那经济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变迁,比如说农村连斩龙包责任制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大集体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的面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