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古代书生为什么没有用?

如题所述

古代书生不是没有用,一朝及第,便可一步登天

书生即读书人,又曰:“士”。

古代有“士农工商”一说,最早见于《管子·小匡》: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管仲在齐国变法改革时,“四民”是变法的一项内容,但是这里的“士”不是读书人,而是军士。此次改革把划分的军士、农民、工匠、商贾依其身份安置在固定地区,“石(柱石)民”决定了四者仅有职业上的区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官僚阶级渐趋壮大,士大夫的地位不断上升;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升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科举制自唐宋成熟并盛行开来之后,读书就与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读书人地位之高不言而喻。于是,士的主体由军人变成了读书人和士大夫,士农工商也由起初的地位平等变得有高低贵贱之分。

科举制是古代所能做到的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得以扩展,为贫寒子弟通过读书逆天改命提供了契机,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因此在科举制盛行的古代,读书取仕是一种时代潮流。有些读书人即使生活清贫,也不想摆脱士的身份;其他阶层的人也多向士靠拢,在改变现有身份、跻身士阶层方面跃跃欲试。可见,士为时人所推崇,人们也多对才学满腹的读书人有所敬意。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曾为朋友借贷做担保人,后来朋友携款而逃,债主遂去找沈复。沈复的父亲得知后,雷霆震怒,表示沈家作为书香门第,不该和街头上的混混扯在一起。它体现的正是读书人地位之高及所拥有的优越性。

一篇名为“进士旗杆,古代读书人的身份象征”的文章写着,在湖南永州蓝山县的古村落,在封建科举时代,只要是出过读书人或官员,无论考中举人、进士、状元,族人都会在宗祠前为他们竖立旗杆,以彰显功名,光宗耀祖。这些旗杆是古代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官阶越高,旗杆越大越长。据说唐宋时期的进士须站在皇宫的正殿下恭迎皇榜。所以,古代书生不是没有用,一旦金榜题名,喜获人生四大喜之一,其用处也就显而易见了。

鉴于此,古代有许多劝人读书的诗句,除了众所周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有诸如杜甫的“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及《围炉夜话》里的“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等等。由此可知,读书不但怡情,同时还具有功利性。古代书生便多为读书的功利性而读书,这种功利性让他们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愈挫愈勇,不轻言放弃。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数次落第,将近花甲之年才中得进士,就是其中一例。

所以,古代书生有其用武之地——仕途,但须努力,在不断的耕耘中,方有所收获。好的东西不会轻易获得,就像上坡与下坡,上坡难而下坡易,因此古代书生若想依靠读书实现自我价值,除了不懈的努力,还要有不惧失败的勇气。

既然如此,那么“百无一用是书生”该作何解释?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七言律诗《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四岁而孤,很早就体会到了人间冷暖,为了生计四处漂泊;他的诗负有盛名,曾让士子们争相效仿,但他怀才不遇而又孤高自负。

黄景仁的一生是穷愁潦倒的一生、悲哀困顿的一生;他的作品是其情感体验的再现,多言愁苦辛酸,以至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郁达夫称黄景仁的诗是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仙佛”代指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仕途,满腹诗书的黄景仁却与之无缘,只得在夜晚独自吟诗鸣不平。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指捉弄人的人生际遇,它把诗人的慷慨傲气全都消磨殆尽;虽不再轻狂,却招来了薄情郎的声名。

黄景仁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善于化用前人诗句,“既能摄前人诗之意韵,又能臻‘若自己出’之境“。因此,“泥絮沾来薄幸名”大有化用唐人杜牧《遣怀》之“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意味。学习前人而又能为我所用,学出新意来,不得不说是一种作诗的技巧与能力。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十人之中有九人堪遭白眼,最没用的当属书生。言外之意似乎在说,书生就在被白眼相向的九个人当中,其实这是黄景仁的自嘲、言不由衷的反向表达,他何偿不想“有用”。

古代书生一旦“登堂入室”,便可功名显耀。黄景仁之所以说书生最无用,在于他得不到赏识,志不得伸,空有才学而无施展才学的机会,所以嘲讽自己没有用。

可见,书生若想有用,不仅要有学识和百战不殆的毅力,还需要机遇正当时的运气。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不要因为诗的格调哀愁而担忧会成为谶语,春天的鸟和秋天的虫尚能自在地发出叫声。

黄景仁的诗多是忧伤消沉之语,有人告诫他这样容易成为厄运的谶语,所以少做或不做愁苦辛酸的诗。

黄景仁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说法是人的主观意识附加在客观事物上的象征性因素。就如春天和秋天,二者是纯客观的存在,植物生长和消亡乃客观规律使然,赞美春天的诗和悲秋的诗只是人的主观意向。不管人如何看待春、秋两季,虫鸟一如既往地引吭高歌,不受影响。

黄景仁心中有苦闷,有想说的东西,有倾诉的欲望,写诗作词就是他宣泄愤懑不平等诸多情绪的途径。我们常说,有话就说出来,别憋在心里。黄景仁即是如此,他不愿停止在诗词里倾吐心声,而要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所以才有了这一诗句。

黄景仁的“意难平”是现实无法满足期望值的结果。我们知道,他有才情,他的才情也曾被时人称颂,因此他对于自我定位想必不低,处于理想化的位置,亦即前文提到的孤高自负。可是,现实往往与理想有所差距,不管是时运不济,抑或与人落落寡合而怀才不遇,这些都是导致现实与理想擦肩而过的因素。

黄景仁写在诗词里的愁闷,既是发牢骚,也是顾影自怜。可他是否想过,那些不如意的境遇不都是外界造成的,他自己才是让他如此不堪的主要原因,毕竟性格决定命运,主观因素产生的影响大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时常看到“要多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字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古代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要落榜了这一生就完蛋了,所以没有用。
第2个回答  2021-03-12
因为书生既不能使行兵,打仗也不能做生意挣钱,所以没有什么用处。
第3个回答  2022-10-08
因为书呆子,本来就是一群呆子,除了读书,其余的时候,和呆子没区别,文弱呆子是干不成什么事的,更成不了啥气候,懦弱又迂腐无能,所以百无一用
第4个回答  2021-03-12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是最真实的古代读书人的写照。因为古代吃穿用度不富裕,自然身体素质不好。而且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真正对真实社会了解不多,你觉得他能干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