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十个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只有七个主要观点,具体如下:

1、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开始。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市场交换具有不同“质”使用价值的商品。那么商品的“质”不相同,价值“量”如何确定,于是马克思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原理,质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和使用功能决定的,而量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想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不得不经过具体的劳动,把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加工成为人们所需要的物体。而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如果被劳动者自己使用了,不参与市场的交换,那么它便不能构成商品。

由于劳动者自己不能同时把自己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全部生产出来,于是就通过抽象的劳动,用自己生产的商品与他人生产的商品进行交换。

3、剩余劳动时间,产生剩余价值

随着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采用货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的社会的劳动分工。

自然经济体系下,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所需,所付出的劳动时间为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在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后,继续创造出的价值是归自己所有的,这一部分的价值叫做剩余价值。

4、货币的资本化,是剥削的开始。

剩余价值的出现,让社会上有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但是大家都是体力劳动,无非是人丁兴旺的家庭更富有一些,人口少的家庭相对贫困一些。贫富差距并没有真正地拉开。

在货币没有购买劳动力之前,它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并不具有升值的功能。相对比较富裕的人,通过雇佣劳动工人来替自己生产,并通过制度一定量的工资,而“合法地”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货币通过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掠夺,从而具备了资本的性质。

5、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劳动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加工改造自然物,而满足自己生存需要而从事的生产活动。自然物本应该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随着社会贫富分化,富人们通过购买更多的劳动力,从而获得了更好开发自然的能力。

为了保护这种既得利益,他们给社会制定规则,把原本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通过制度的形式确立为私人资产,并且组织了强有力的打手来维护自己的制度。私有制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

6、资本积累,必然导致社会上两极分化。

相比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劳动,资本家雇佣工人的集体劳动可以释放更大的产能。但是资本运动的原始目的不在于满足社会需求,而是在于追求更大的增值。

于是资本家一方面让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改良生产方式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广大劳动者越来越贫困的局面。

7、两极分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理论破产。

如果天平一开始就是倾斜的,你仍旧坚持往重的着一边加砝码,那么天平一定会因为失衡而塌掉的。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制度。

随着资本生产的扩大,劳动工人的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创造出来的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工人由于工资水平较低,消费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有钱的资本家,消费的需求是有限的。

这就必然导致相对的生产过剩,大量的商品被囤积起来卖不出去,导致企业难以继续生产,工人被迫失业,生产秩序陷入混乱之中,进一步引发社会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