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这么有名,“清华”两个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如题所述

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多少学子对它梦寐以求,十年寒窗,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跨进这座学府,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为此校园中人,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让人称羡。

有些情况我们是非常清楚的。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之前叫清华学堂,取名清华,是因为校址在清朝的“清华园”,本是清朝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于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解放后称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名称来源于清华园无疑,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将一个园子取名“清华”呢?

查阅《辞海》,清华二字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古代清贵的官员,也指这种官员和他们的门第,如《南史·到撝传》载:“晏(王晏)先为国常侍,转员外散骑郎,此二职,清华所不为。”二是指文章华美,《晋书·左贵嫔传》载:“言及文义,辞对清华。”三是指景物清幽美丽,《南史·隐逸传》载:“岩壑闲远,水石清华。”

可见,无论人和物,清华二字都有高贵美丽的意思。那么,取名清华园,是用美丽的园林之意吗?或许不是。


清朝道光初年,道光皇帝将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赐四皇子奕詝,以东部分赐五皇子奕誴。咸丰登基之后,将西边熙春园改名近春园,东边的改名为“清华园”。如今那块醒目的清华园门匾,便是咸丰皇帝所赐,由“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书写。

186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园,近春园因与园明园相隔近,殃及被烧,清华园稍远,得以幸免,后被收回,荒废多年。洋务初兴,外务部拟在此建设留学预备学校,改名为清华学堂。

其实,清华园明朝就有了,明朝人所著《明水轩日记》一书载:“清华园,前后重湖,一望漾渺,在都下为名园第一……”

咸丰皇帝之所以将熙春园之东园改名“清华园”,既有取明朝园林旧名之意,其实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那就是希望:“清朝永远统治中华”。

但是,如果落后守旧,统治腐朽,再好的名字也不能让一个朝代多存一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如是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