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更是老师和榜样

你是否赞同,竞争对手更是老师和榜样.请加以说明?

竞争对手是老师和学习的榜样,赞同这样的提法和观点。全面衡量彼此的长短,知己知彼,有利于改进提高自我各个方面水平。
参考资料:
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一、 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
面对一大堆的财务数据、市场信息以及其他纷沓而至的各种信息,如何理顺和筛选这些信息,如何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是摆在企业的情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建立一个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非常重要。将杂乱的信息按照建立好的框架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避免情报工作的盲目性,有的放矢的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这里介绍三种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平衡计分卡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的业绩,学习与创新、内部业务流程、客户与市场、财务。既然可以用平衡计分卡来考察一个企业的绩效,那么同样可以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来分析竞争对手。
下表是用平衡计分卡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个例子。
只是给出了竞争对手分析的一个框架,并没有列出所有的分析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来选择指标,然后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并且在指标权重的选择也需要企业自己来掌握。
在以上的框架里,有些信息是可以公开获得的,比如市场信息和财务信息,有些信息则比较难以获得,比如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内部业务流程方面的分析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标杆管理的方法来进行。标杆管理 (Benchmarking),也叫做基准管理或参照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在70年代末由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用了标杆管理,其中包括AT&T、Kodak、Ford、IBM、Xerox等。标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企业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或超过竞争对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基准,进行了标杆管理。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选取国外的大公司全方位的进行标杆管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2年,在世界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4位,而中海油排名50位左右。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发展历史上跟中海油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中海油跟它的差距又很大,有一定的可比性。这也是中海油选取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基准对象的原因之一。通过标杆管理中海油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标杆管理为企业分析竞争对手的内部业务流程,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2.波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
在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竞争对手分析的模型,从企业的现行战略、未来目标、竞争实力和自我假设四个方面分析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模式。 通过对未来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什么驱使竞争对手在向前发展。在企业常用的目标体系中,分析竞争对手的目标多是财务目标。这里我们不只是要了解它的财务目标,同时要了解它的其他方面的目标,比如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保护、对技术领先等方面的目标设定。同时目标是分层级的,要了解总公司的目标,还要了解各个事业单位的目标,甚至于各职能部门的相应的目标。
现行战略的分析,表明竞争对手目前正在做什么,和将来能做什么。列出竞争对手所采取的战略,对其尽心分析,以便本企业做出有效及时的回应。
竞争实力的分析,可以找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找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的改进自身的工作。
分析竞争对手对自身和产业的假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竞争对手对自身的战略定位,以及它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竞争对手对自身和对产业的假设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通过掌握这些假设,可以从中找到发展的契机,从而使本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3.中国经营报开发的竞争力监测系统
中国经营报开发的企业竞争力监测系统也为竞争对手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在这套企业的竞争力监测系统中,设立了两组指标体系,一组是分析性指标体系,一组是显示性指标体系。显示性指标体系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表现,分析性指标体系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原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参照竞争力监测体系,建立本企业的竞争对手分析的指标体系。有关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的论述,在《中国经营报》以及金碚老师主编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竞争力的性质和源泉》一书中作了详细地论述,本文就不再赘述。
二、 竞争对手分析的主要的内容
以上介绍的是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竞争对手分析的主要的方法。
1.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通常用企业的销售量与市场的总体容量的比例来表示。
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竞争对手及本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分析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分析在行业中,竞争对手及本企业总体的市场占有率的状况,还要分析细分市场竞争对手的是占有率的状况。
分析总体的市场占有率是为了明确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相比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是什么?是市场的领导者、跟随着还是市场的参与者。
分析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是为明确在哪个市场区域或是哪种产品是具有竞争力的,在那个区域或是那种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为企业制定具体的竞争战略提供依据。
2.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分析
竞争对手财务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长性分析和负债情况分析、成本分析等等。
竞争对手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通常采用的指标是利润率。比较竞争对手与本企业的利润率指标,并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比较,判断本企业的盈利水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同时要对利润率的构成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主营业务成本率、营业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以及财务费用率。看哪个指标是优于竞争对手的,哪个指标比竞争对手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本企业的盈利水平。
比如,本企业的营业费用率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营业费用率。这里就要对营业费用率高的具体原因作出详细地分析。营业费用包括:销售人员工资、物流费用、广告费用、促销费用以及其他(差旅费、办公费等)。通过对这些具体项目的分析找出差距。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营业费用。
竞争对手的成长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指标是产销量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同时对产销量的增长率和利润的增长率做出比较分析,看两者增长的关系。是利润的增长率快于产销量的增长率,还是产销量的增长率快于利润的增长率。一般说来利润的增长率快于产销量增长率,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成长性。但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企业的产销量增长,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于自然的增长,而主要是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所以经常也会出现产销量的增长率远大于利润的增长率的情况。所以在作企业的成长性的分析的时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剔除收购兼并因素的影响。
其他的财务状况分析,如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成本分析,在很多财务管理书里都提到,这里就不再讨论。
3.竞争对手的产能利用率分析
产能利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很显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高,则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相对的低。所以要对竞争对手的产能利用率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与竞争对手在产能利用率方面的差距,并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本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本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 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分析
目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一个超竞争的环境。所谓的超竞争环境是指企业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难说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所以学习和创新成了企业的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对竞争对手学习和创新的分析,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指标来进行:
1)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这是检验企业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2)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这体现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3)销售渠道的创新。主要看竞争对手对销售渠道的整合程度。销售渠道是企业盈利的主要的通道,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创新,更好的管控销售渠道,企业才可能在整个的价值链中(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分得更多的利润。
4)管理创新。在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于一种较低的层次上。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资本更多地参与到了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管理的创新,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通过对竞争对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分析,找出本企业在学习和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提高本企业的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能打造企业的差异化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以获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5.对竞争对手的领导人进行分析
领导者的风格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领导者,会对企业做大刀阔斧的改革,会不断的为企业寻求新的增长机会;一个性格稳重的领导者,会注重企业的内涵增长,注重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所以研究竞争对手的领导人,对于掌握企业的战略动向和工作重点有很大的帮助。
对竞争对手领导人的分析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主要的经历、培训的经历、过去的业绩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全面的了解竞争对手领导人的个人素质,以及分析他的这种素质会给他所在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机会。当然这里还包括竞争对手主要的领导人的变更情况,分析领导人的更换为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三、 企业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要做好竞争对手分析的工作,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充分的依据,除了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必须有一个基础来作保障,这个基础就是竞争情报的系统和竞争对手基础数据库。
竞争情报系统包括:竞争情报工作的组织保障、人员配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支持、竞争情报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建立了竞争情报的系统,才会将竞争对手的监测和分析,变成一项日常的工作,才可能及时地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地信息。
同时竞争对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非常的重要。现代企业的决策,强调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强调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决策。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竞争对手的数据库,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才可能落到实处。
2.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的行业关注投资回报率,有的行业更关注市场占有率。同时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企业有必要建立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3.加强竞争对手分析的针对性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每一项都应该有其针对性。有的企业在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把所能掌握的竞争对手的信息都罗列出来,但之后便没有了下文。所以这里要明确对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战略管理的观点,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是为了找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竞争对手给本企业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从而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依据。所以对于竞争对手的信息也要有一个遴选的过程,要善于剔除无用的信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效率。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2
追寻快乐,要的就是去找到合适的方式,每个人的脑袋是不一样的,所以使命是不同的,珍惜的感受,我们的未来是如何的,也许和自己的感觉有关,去奋斗哦,去追寻和获得钱财哦,这个资本逐利的年代,去结合一批人,赚到好咚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22
肯定赞同!
透析世界500强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的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或许500强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

国际化与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的一项调查发现,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的生存率高50%。国际化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必然是跨国企业。因为本国市场容量有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也比本国的长,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的差别很大,企业可以进行最优配置;可分散企业风险,避免因某一国政变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如果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很难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和发展,可口可乐、福特、杜邦、吉列等公司的利润50%以上来自国际市场。90年代后期,中国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落户中国,上海有256家,广东有280家,北京有158家。他们从传统的技术输出或一般性合资过渡到独资或控股,而且实现经营本地化。我国企业只有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用国际化人才,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500强控制着国际技术贸易的60%以上,研究开发的80%以上。它们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如IBM在北京建立IBM中国研究中心。现在进入中关村的500强企业已有39家,设立了二十几个世界级研发中心,不断有全球瞩目的成果出笼。

500强企业为何重视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因为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是高利润核心。据《财富》1999年排名,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总排名190位,而利润排名在前20名,其利润可达60%。奥妙就在于思科一直重视产品的技术创新。同竞争对手比,思科的产品功能更强大,单位数据流量也更大。

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综合运用科研技术、销售管理、品牌文化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不易被对手复制的组织运作能力。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拥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世界500强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500强中不少企业有过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再到专业化的经历,以前主要是兼并,越大越好,现在则是有兼并,也有剥离。

凡是基于外部的如资源、设备、产品或服务、资金只能是暂时的优势,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真正可以支撑企业继续增长和繁荣的,是再生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比对手更快占领市场的能力。对比我们进入500强的企业,都是属于资源垄断或行政垄断企业,发展壮大多是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是靠内在的修炼,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500强中相当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且深入人心,成为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由此产生向心力,就像宗教信仰对某些人的作用一样,而且多与诚信、以人为本、和谐、服务、责任、满意等有关。

惠普: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欺骗用户及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而不是靠某个人。

沃尔玛:当顾客走到距离你10英尺的范围时,员工要温和地看着顾客的眼睛,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对于员工的微笑,沃尔玛有个量化标准: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

福特公司:让每一个人都用得起汽车。

摩托罗拉: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的尊重。

公司不同,文化就不同,重要的是你的员工认不认同你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所有员工都认同并且潜移默化,渗透到心灵深处,那么这个企业文化的力量就大,对人的约束力就大,企业凝聚力就强,就越有生命力。反之,企业的增长繁荣只能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安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品行欠佳能力再强也不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团队的竞争。研究500强企业面试考核方法我们发现,企业不仅看重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他的人品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员工的评价考核是立体的、全面的。

微软面试如同车轮战,见的考官越多,成功的希望越大。每个面试者要与5-8个人,甚至10个人面谈。考官全是各方面的专家,每个人的问题各有侧重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面试者要聪明、有创新激情、团队精神和专业基础。

摩托罗拉:注重对人品的考察,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在招聘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要对应聘者的人品和职业道德进行考察。他们认为,一个品行欠佳的人会影响到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专业能力再强,也不足以弥补他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对在面试中指出摩托罗拉不足之处的人,持肯定态度,作出积极的评价。他们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

此外,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据调查,500强企业中强调团队学习的企业比强调制度管理的企业利润高出30多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微软、杜邦、Intel、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纷纷建立学习型组织。

登山事故大多发

生在下山的路上

一个健康的、开放的商业环境,需要信息的披露与公开,这是社会对大公司监督的基本要求。一个健康发展的公司应当欢迎并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为什么世界500强中美国、欧洲的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与他们的商业环境分不开。政府的职能应是服务与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开放舆论监督机制,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

美国《商业周刊》的评选标准中有一项:凡是在审计方面有疑点的公司坚决不选,安然没有入选。反观我们的商业环境,在媒体上很难听到大公司不同的声音,这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商业环境中是不正常的,我们的大公司常常习惯于媒体的追棒,对偶有反对的意见或质疑却竞相投诉于法院。我们应当学会用事实说话,用客观的数据说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关心你,所以更加关注你、提醒你、监督你。许多研究表明,在经历长期的成功之后,人们容易自我感觉良好,面对逐渐变化的竞争环境易被成功冲昏头脑,人们不大可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当其感到最满足的时候,也就预示着危机即将到来。安然、世界通信、凯马特都是在达到巅峰之后陷入困境的,应该有人告诉它们:大多数登山事故都发生在下山的路上。

研究中我们发现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家族企业,这是从创业形式和目前拥有股份来考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企业只是家族所有而非家族经营。这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值得借鉴。

80%企业实施ERP

每个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到今天,都和其领导人过人的胆略、执着、敏锐的眼光分不开,他们以独特的智慧、果断、魅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研究中发现,500强中的不少CEO是MBA出身,本科以理工类居多,都是从基层做起,到中层以后,开始职业CEO生涯。还有相当多的CEO是市场营销或财务出身。

另一方面,500强中信息化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我们发现80%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开始实施ERP。瑞士雀巢公司采用ERP,对分布全球的400多家企业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资金的有效监控及调动,加速了资金周转。

ERP是一个统一管理企业人财物和产供销的大型集成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了企业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内部供应链管理等内容。在企业内部通过ERP把企业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有效地支撑经营决策,达到减少库存,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效率及准确性。

在企业外部与SCM、CRM整合后的ERP系统可以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信息自动交互,从而提高整个采购环节和客户管理效率。同时通过ERP系统与网站的链接,如bea系统,实现电子商务,从而减少中间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电子商务:让企业与客户零距离

戴尔公司是一个把因特网融入其业务的成功典范,用户通过电话和因特网直接向公司下订单,自己配置电脑,公司按照用户要求组装电脑,然后直接发送到用户手中,东京用户只需5天。而且80%的技术问题可在线解决,可见电子商务使信息处理速度更快,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降到最低,而且能及时把握消费者喜好。

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采用bea系统。bea系统是电子商务基础结构软件,被越来越多的公司用来作为标准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构建IT系统。那么bea与ERP是什么关系呢?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在国际化竞争环境中制胜的武器。而ERP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工程。因为电子商务强调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在整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未完成之前,企业无法有效响应外部市场。即没有ERP,电子商务只能是空中楼阁。

据Doubleclick公司调查,通用汽车、Verizon通信公司、Sprint长途电话公司、摩托罗拉、SBC通讯公司等均在网上做广告。使用这种方法的在500强中超过半数。

据网络实名3721网站称,世界500强在华企业三分之二申请网上中文名字,其中惠普公司注册了惠普、HP、惠普打印机、惠普计算机等多个名字;西门子则注册了“西门子手机”;环球百姓餐饮集团则一口气注册了中国百胜餐饮集团、TRICON、肯德基、KFC、必胜客、PIZZAHUT等多个名字,而中国驰名商标中仅有五分之一注册了网上名字。

以往的媒体只谈到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在这里我们不想就其中的每一点进行详细分析,只想对世界500强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客观的剖析,毕竟世界500强发展到今天不是靠其中一点或几点方法,而是对以上各点的综合运用,由此才能长年稳居世界500强。

世界企业文化网
第3个回答  2008-08-22
对手就是对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