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员多久可以恢复信用

如题所述

失信被执行人员如果履行了法律文书的,在履行三日内恢复信用,如果是不履行的,一般是二年后恢复信用。
父母逾期影响孩子上学的情况具体如下:
1、如果用户逾期情况严重,被金融机构起诉后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就读私立学校,这样同样会影响到孩子上大学;
2、而用户逾期了,但是没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则孩子上大学不受任何影响。
信用卡逾期的后果具体如下:
1、逾期罚息,逾期的信用卡将产生罚息。银行将按日计算逾期利息。用户逾期时间越长,产生的逾期利息就越多;
2、影响个人信用调查,信用卡过期后会影响个人信用调查。我们的逾期记录将上传到中央银行的信用调查系统。一旦个人信用调查有逾期记录,如果想在后期用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会受到影响;
3、银行催收,信用卡逾期后,银行将对逾期用户采取托收措施。除了短信和电话催收外,银行还可能进行上门催收,这肯定会对信用卡用户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对付失信被执行人的办法具体如下:
1、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归还借款。在向欠款人讨债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向法院起诉要求失信被执行人归还借款,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法院判决胜诉后,如果债务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归还借款,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依据相关法律申请执行债务人的存款,也可以申请执行其不动产,并要求对方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此外,可根据特殊规定执行债务人工资、唯一住房,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可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配偶财产、申请曝光征信情况等等;
3、及时掌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防止逃避债务。遇上赖账的债务人,我们需掌握其基本信息,时刻关注其重大资产变动,做到知己知彼,当对方意图逃避债务时,及时采取通知法院等必要手段;
4、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执行第三人财产。如果债务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同时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却怠于行权,这时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申请代位执行第三人财产;
5、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进入失信名单的标准不是欠了多少钱,而是依据拖欠他人钱款迟迟不进行偿还的行为来判别的。也就是说,不管欠了多少钱,欠款者有按时足额还款的话,就不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反之,就算欠的钱少,但是拖欠钱款迟迟不进行偿还,被贷款机构起诉至法院,还不履行法院生效文书的将会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信用卡逾期3个月或3个月以上,才有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