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窝凼成为中国第一基建工程?

如题所述

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气候和地貌。

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望远镜建成后,将会填满这个山谷。

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的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
不仅如此,大窝凼还能符合望远镜建设所需的其他“苛刻”环境条件。据了解,虽然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不受天气阴晴影响,但在选址中有一种环境最重要,就是无线电环境。调频电台、电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射电望远镜的观测造成干扰,就好像在交头接耳的会议上无法听清发言者讲话一样。

大射电望远镜对电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项目地址半径5公里之内必须保持宁静和电磁环境不受干扰。

大窝凼的时间简史:

大窝凼村位于盐边县温泉乡政府西南方向,距乡政府约25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是温泉彝族乡最边远的少数民族村,这里岭脊连绵,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几乎隔断村庄与外界的联系。

大窝凼地势偏僻,是全川最艰苦的村之一。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户、544人(全为彝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135人。主要种植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养殖猪、牛、羊、鸡等牲畜维持着最低水平的温饱,户均年收入仅2000余元;村里没有产业、没有一条硬化路,狭窄的泥泞路通往30多公里外的乡政府……

以前,大窝凼村民只能维持着最低收入水平的温饱,无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较多。

现在,通过发展种植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和牛、羊、跑山猪、土鸡等养殖业,村民实现稳定增收,经统计集体经济收入达15000元,人均达27.57元,超人均3元标准29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5300元。减贫多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