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职场上生存?

如题所述

职场生存法则,谢绝白目鬼上身
职场如丛林求生,一旦抓住了生存要领,你就一帆风顺、步步升迁,但若太「白目」,搞不清状况,或过於保护自己,最终,你的前途将断送在自己手里。
心理学博士,目前担任104研发中心协理的王荣春,对於职场人的心理状态有深入研究,特别是初入社会的职场新鲜人,根据他长期的研究观察,发现职场人在面对困难或挫败时,经常会出现七种自我毁灭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1.反抗
当你被主管指出缺点或短处时,会出现反抗、不愿沟通的行为。例如主管要大刀阔斧进行一项新计画,但是就有部属不断在开会时唱反调,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无法进行;但唱反调的人,有不少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或担心增加工作量。员工不是不能对主管提出不同的意见,只是在反对的同时,更应该提出确切解决方案,否则,就没有唱反调的资格。
2.攻击
当员工感受到威胁的气氛,会反射性攻击主管或其他同仁,以求自保。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开会时,当老板提出某人的进度应该加快时,这位仁兄说:「你自己在某个专案上不也是没做到。」否则就说:「当初你怎麼不先讲清楚?」藉由反击主管来卸责,可能会让主管下不了台,这麼做,只会加速死亡。
3.合理化
员工会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掩饰自己的过错、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职场中动辄见到这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而「千错万错都不是我的错」。面对这样的员工,主管不妨事前就先声明「no excuse」、有问题事先讲。
4.压抑
每个人都觉得老板应该知道我心里想什麼,但事实不然,老板跟同事并没有义务了解你的内心。但压抑型的人,因为害怕与老板、同事沟通,进而压抑自己的情绪,时间一久,有可能瞬间爆发出来。例如许多人离职前都风平浪静,但一决定离职後,整个情绪就突然爆发,甚至到处恶意攻讦。为了避免这种难堪发生,职场人千万不要害怕与他人沟通,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疑惑,才能避免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再也没有安然步下台阶的机会。
5.否定
员工通常会以情绪上拒绝接受的态度,完全否认主管的指导,而不论客观的是非。例如跟主管的意见不一,就将对方的想法全盤推翻。
6. 转移注意力
用拉东扯西的做法来隐藏自己的无能,意图转移焦点,这对你的处境不会有帮助。例如开会时老板问你:「这个月的业绩为什麼没有达成?」你却回答:「没错,喔对了,我那天碰到陈老板,他说我们另一个部门卖给他的系统有问题喔!」
1/3
7. 动摇
通常员工会故意表现对主管的需要,希望主管会看不下去而跳出来帮忙。例如某位女员工来公司一年了,每次碰到事情就跑到老板办公室说:「我实在找不到那个对口单位的联络人耶!」这种话听久了,主管就会说:「好啦好啦,我跟那个人很熟,我帮你打这电话吧!」虽然解决了问题,但老板也会因此觉得你办事不牢。职场如丛林求生,一旦抓住了生存要领,你就一帆风顺、步步升迁,但若太「白目」,搞不清状况,或过於保护自己,最终,你的前途将断送在自己手里。
罩子放亮点,小心成了职场小白
「通常在职场上会自我毁灭的人,要不就是社会敏感度过高,要不就是社会敏感度过低。」王荣春说,这些社会敏感度太高的人个性太ㄍㄧㄥ,硬撑的情绪往往不易反应出来;至於另一极端就是社会敏感度过低,这种人则被人叫白目,「白目久了,也会在职场中走上自我毁灭。」他说。
「小白」,是职场常见的动物,指的是职场白目的人,而1111人力银行调查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搞不清楚状况」、「只出一张嘴」、「不懂职场伦理」的人是职场白目行为的前三名。
法亚整合行销执行长彭子威创业两年多来,用了二十多位员工的经验发现,许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职场伦理,对内虽然不分职位高低,老板、员工没有距离地互动,但面对客户时,却不知道要称老板为老板,这就是很典型的职场白目。
1111人力银行副总经理吴睿颖也因为少年得志,28岁就当上曾经红极一时的金曲龙虎榜电视节目制作人,因此犯了小白专有的「大头症」。他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後,曾经因为看到最高主管有专属办公室,自己却没有办公室而发怒,四个月後,就拿到不适任的解聘书。 至於青云科技行销企画部主管游桂香也在当上主管後发现,「挑事情做、做事留一手、排斥与人协调的职场人,很容易让被主管贴上负面标签。」而对她来说,看到员工在办公室处理自己私事,不停地MSN,则是她觉得最不妥的职场行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