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大盘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如题所述

当财经新闻播报说“今日大盘突破2700点,最高触及2759点,收盘2728点,上涨36点……”对于股市新手来说,这些数字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让我们深入解析大盘指数的神秘面纱,特别是以上证指数为例,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旗舰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简称为上证综指或沪指。


上证指数的基石建立于1990年12月19日,以所有上市股票作为样本,并且权衡每个股票的发行量。基期设为100,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加权平均法,即通过比较计算期总市值与基期市值的比例,来反映市场整体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


市值的计算公式是:每股股价乘以总股数。例如,假设某只股票制霸广场舞昨日收盘价为27.6元,总股数为20亿,其市值即为27.6乘以20亿,等于552亿元。


大盘指数是股市的晴雨表,它反映了大部分股票的涨跌趋势。当大多数股票上涨时,大盘指数上升,反之亦然。然而,由于权重分配问题,大盘指数往往受到大型股影响较大,因此常被批评为机构大户操纵的工具,与多数股票走势不符。


除了上证指数,还有深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股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多元化的股价指数,它们选用不同的样本股票和基期,衡量股市的状况和波动。例如,沪深300指数从沪深两市中筛选出300只股票,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期,采用派许加权法计算,其成分股的选取并非随意,而是有严格的标准:



    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30强除外)
    非ST、*ST股票,且未暂停上市
    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无重大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
    无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行为
    排除专家委员会认定的不适合指数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还会定期调整成分股,一般每半年调整一次,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市场流动性。


了解这些基本原则后,新手投资者就能更好地理解大盘指数的动态变化,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股市的波动复杂多变,但掌握了这些基础,你就有了解读市场脉搏的入门钥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