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几年没有升职加薪,你会觉得自己没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公司培训,团队Leader提问培训师:如果提拔了一个下属,结果发现他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该怎么办?
培训师还未开口,公司HR出声了:我会建议把他开掉。
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听到。
一时间,底下窃窃私语,众说纷纭,结论不一而足。

不日,刚升职一个月的A君走了。
谜题解开,一时又是议论纷纷。
但A君的岗位空缺了,短暂的议论过后,焦点便都聚集在这位子上。
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上层却按兵不动,迟迟不见任何人被提拔。
和A君一个部门的B君来找我哭诉:进公司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比自己晚进公司的A君都曾得到升职的机会,自己却原地踏步,感觉前途无望。
我不知怎么安慰他,只好拍拍他的肩膀。

不日,B君提出了辞呈。
那时,正是项目青黄不接的时候,任何一个坑都不能缺位。
领导找B君谈了很多次,B君终于留了下来。
一周后,B君换了岗位,晋升了,就是A君临走前的位子。

然而,B君还是来找我吐槽,对公司和上司的槽点比升职前更胜。
我这时,已由同情转为复杂的不解。

半年后,B君走了,自己主动提的辞呈。

走之前,他请我吃了顿饭。
我问他,好不容易如愿以偿地升了职,为什么要走呢?
唉,还是以前好啊,虽然钱少点。他一边叹气,一边夹起一块菜。
我默默吞下一口饭,想了很久,还是什么都没说。
寂静良久后,他又摇摇头道,可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岗位原地踏步,多窝囊啊,人总得往“高处”走啊!

“人往高处走”,没错,B君的想法,无可厚非。
可是,他走的“高处”似乎,并不适合他。

和B君不同的是老C,看着我从一个小X,变成了X姐。
入行十五六年,一直在一线,每年“优秀员工”,其中有多次升职的机会,他都无动于衷。
我问,C,你不为什么不去争取?你有很大的胜算。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反问我,大家趋之若鹜的,就一定是适合你的吗?
我一时哑然,无言以对。

趋之若鹜的,未必是适合你的。
我记住了这句话。

我想起了大学时那个干了一辈子也没能升上“副教授”的老讲师,那些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后辈都“嗖嗖”地“赶上”了他,他还是三十几年如初。
老讲师,直到退休,还是一个讲师。但他的课,从没有学生缺席。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最适合的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看得清自己,才不容易迷失方向。老讲师曾这样说。

年轻的时候,不懂这话的意思。
现在,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这个世界,很重要的一个命题便是:我们要看得清自己!
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也看不清自己。
因为大部分人,一生都在追逐着“别人”看好的“高处”和“远方”,然后,在还未到达的时候,就迷失了自己。
比如B君。

隔壁家XXX连XX都学会了,可你还不会!
XXX家的XX今年考上X大了,你要努力!
XXX比你晚进公司都升职了,你怎么还在原地!
XXX年收入XXX万,你的收入只及他的零头,你要反思!
……
从记事起,这样的比较、评价总会不间断地在耳边响起,
分数、学校、工作、职位、收入……
仿佛总有一股无形的浪潮逼迫着我们去不断追赶被大家看好的“高处”和“远方”。

可那个方向一定是适合我们的吗?
我们很少去想。
因为,大家都在追赶的方向,总是没错的。
我们倾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已经没有自己的声音。
然后,我们追逐着别人看好的“目标”,丢了自己。

我们自己这样做,
也这样教育着孩子。
别人都在报的班,我们不能少;
别人都在学的科,我们不能落;
别人挤破头去的学校,一定也很好;
……
但是,孩子你的专长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道路才更适合你?
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想,也来不及去想。
总之,大家都在追逐的方向,肯定没有错。

但如果追逐的方向,让人精疲力竭,毫无幸福感而言;
但如果追逐的方向,虽已全力以赴,却仍感力不从心;
那个方向,很可能并不是最值得去追赶的。

因为大家趋之若鹜的,未必是适合你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并非千篇一律。

静下心来,倾听自己:
究竟什么样的方向才是值得去追逐的;
究竟什么样的“远方”,才能真正燃起我们内心想要追逐的激情。

做自己,不再追逐别人眼中的“远方”;
也让孩子做自己,不再追逐我们想要达到却没有达到的“远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