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鲁迅的诗词,文章

要有作者啊!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1900年)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莲蓬人(1900年)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氵襄〕〔氵襄〕。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庚子送灶即事(1901年)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祭书神文(1901年)
  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烛焰赤。
  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
  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
  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
  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
  湘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
  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
  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
  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
  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
  俗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
  若弗听兮止以吴钩,示之《丘》《索》兮棘其喉。
  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忧。
  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
  他年芹茂而樨香兮,购异籍以相酬。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1901年)
  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怵目飞红随蝶舞,开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阿娇?
  微雨欲来勤插棘,薰风有意不鸣条。
  莫教夕照催长笛,且踏春阳过板桥。
  只恐新秋归塞雁,兰□(舟+繁体双)载酒橹轻摇。
  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
  堕裀印屐增惆怅,插竹编篱好护持。
  慰我素心香袭袖,撩人蓝尾酒盈卮。
  奈何无赖春风至,深院荼蘼已满枝。
  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

  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1901年)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

  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时随帆顶过长天。

  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哀范君三章(1912年)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茗〔艹丁〕,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替豆萁伸冤(1925年)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吊卢骚(1928年)
  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
  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

  赠邬其山(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惯于长夜过春时(1931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送O.E.君携兰归国(1931年)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无题(1931年)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愔愔。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赠日本歌人(1931年)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湘灵歌(1931年)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无题二首(1931年)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送增田涉君归国(1931年)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答客诮(1931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无题(1932年)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偶成(1932年)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赠蓬子(1932)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一.二八战后作(1932年)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
  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自嘲(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教授杂咏四首(1932年)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
  何妨赌肥头,抵挡辩证法。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
  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
  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

  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
  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所闻(1932年)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无题二首(1932年)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无题(1932年)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二十二年元旦(1933年)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春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赠画师(1933年)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学生和玉佛(1933年)
  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
  惊扰讵言妄?奔逃只自怜。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1933年)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题《呐喊》(1933年)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题《彷徨》(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悼杨铨(1933年)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题三义塔(1933年)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无题(1933年)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悼丁君(1933年)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赠人二首(1933年)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早云如火扑晴江。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无题(1933年)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无题(1933年)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1933年)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报载患脑炎戏作(1934年)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无题(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秋夜有感(1934年)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亥年残秋偶作(1935年)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芒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门臭〕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746471.html
  43回答者: hujinming007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8-11-10 19:47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谁知道一些有关赞美鲁迅的诗歌???急(实在对不起,我现在没有积分,所以...真的很抱歉) 16 2006-12-10
  • 谁有鲁迅写的诗歌?? 176 2006-3-22
  • 为鲁迅写的诗歌 2006-2-26
  • 鲁迅写的诗歌 23 2008-10-30
  • 鲁迅有没有写过一篇诗歌(梦)? 8 2008-11-17
  更多关于赞美鲁迅的诗歌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赞美 鲁迅 鲁迅 诗歌
  其他回答 共 1 条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首诗是赞美鲁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作者: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
第2个回答  2012-11-25
《有的人》臧克家
第3个回答  2009-11-2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4个回答  2009-11-2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 "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 "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拥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周晔,是鲁迅的侄女——周建人的女儿。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