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像陈元方、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好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如题所述

1,战国时期的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

甘罗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秦王嬴政嘉奖,授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后来事迹,史籍无载。

2,唐代骆宾王七岁吟鹅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

3,宋代司马光少时砸缸救人。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扩展资料: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罗

百度百科-司马光砸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这个问题,看似说的是绘画小神童,其实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关心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孩子是聪明还是平庸,关乎着今后能不能上个好的大学,甚至能不能找一个好的工作,此事怎么能不让家长们揪心?

孩子反应迟钝的,家长怕学习永远上不去了:孩子聪明的,也就是所谓的神童,家长担心以后变平庸了。

“从小看大”。就是说孩子小时候聪明,长大就聪明。这让聪明孩子的家长放心了许多。但是他们又不完全放心,因为,有许多神童确实到后来又平庸了,悄声灭迹了。这让家长怎能不担心?

从小聪明的孩子,长大以后,仍然出类拔萃的也比比皆是。


有的孩子从小画得好,后来他们真的就成了大师。明朝的王冕,从小热爱画画,甚至因为画画丢了主人的牛,他画荷的名气是从孩童时开始的。所以我请这些神童的家长们把心放到肚子里,放心睡觉。

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聪明,长大以后又平庸了呢?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松弛了。先天聪明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其基因或者是当时情绪等起了积极作用。后来能不能继续保持?要看有没有持续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个问题用佛学因果来说,觉得最恰当

佛学讲因果通三世,轮回之说:“要知前是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天资是否聪明,高学历高智商等都与前世的因有关。都是修来的福报。

也许有人会喷,我只想说,神童除了此解释,其他都解释不了。而人生在世,终靠厚德载物,不然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一个孩子,成名太早,是大福报,但集宠爱于一身,只在亨受,而没给家庭,社会做一点点贡献。属于不劳而获,知名度和赞誉越高,衣食住行越好,福报消耗越快,就像曹冲,神童一个,结局如何,一个道理,孩子越聪明,越要培养,而不是卖弄,同时要教她立身安命之本――立大志,养德根。这样才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因才施教长大后,才能成栋梁之才。

现在看到好多电视视频上好多神童过于张扬,我觉得未必是好事,如果认同,请点赞

第2个回答  2019-12-02
曹冲,甘罗,孔融,司马光。
第3个回答  2019-12-06
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
第4个回答  2019-12-09
有司马光、孔融、周恩来、曹冲、甘罗这些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