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桩筏基础型式?

各位大侠:什么是桩筏基础?是一种混合基础?以桩设计为主还是以筏设计为主?是何种设计原理?是深基础与浅基础混合型式?何种类型建筑物何种地基采用此种基础?如何分配桩与筏分配的力?何种规范规定的桩筏基础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桩与筏在工作时间无有相互影响?桩筏基础型式工作有何特点?

桩筏(箱)基础属于混合基础型式,是一种庞大的结构系统,在软土地区(例如上海)使用较多。顾名思义是由桩基和筏(箱)基共同组成,桩基在筏(箱)基的下面。那麽为甚麽不用单一的基础型式,而要用这种复杂且造价又较高的混合基础型式呢?这是出于技术经济条件的考虑。例如在软土地基建高层建筑,由于荷载大,采用桩基吧,不但桩数多,桩径大,而且桩很长;采用筏(箱)基吧,地基承载力又不够,筏板做得过厚,虽可提高基础刚度,但自重和造价随之增大,沉降量也加大。如果采用桩筏(箱)基础则不但桩基的桩数、桩径和桩长可以减少很多,而且筏(箱)基的结构也可以精简很多,比采用单一的基础型式造价更低,施工难度也相对降低。例如上海地区的桩基,桩长多在50米以上,最长的桩在80米以上,桩数往往达数百根。而黄物大楼采用桩箱基础,仅用了203根45X45的预制方桩,桩长29.7米,箱基底板厚度仅为0.68米.桩筏(箱)基础的设计比较复杂,也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直接有关,总的设计要点是桩基和筏(箱)基础荷载分配比问题,当然以筏(箱)基础的荷载分担比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采用桩筏基础,,其筏基分担的荷载比达70%。而一般的桩筏(箱)基础,筏(箱)基础所分担的荷载比多不足5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9
  桩筏基础是桩基和筏板基础的合称,桩基不是结构,是人工地基,而筏板是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基础,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经常用筏板基础,如果荷载较大,地基土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或者沉降要求,所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桩基: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简称桩基。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较均匀的特点,几乎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地质条件和各种类型的工程,尤其是适用于建筑在软弱地基上的重型建(构)筑物。因此,在沿海以及软土地区,桩基应用比较广泛。

  筏板基础: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19
Fle_Flo朋友提的问题太大了,在这里是说不清的。因为仅仅桩基与筏(箱)基的荷载分担问题就很复杂,涉及到地基条件、成桩工艺、桩的类型、桩长、桩距、桩土刚度比等等。桩筏(箱)基础设计所牵涉的问题很多,除了桩基和筏(箱)基础各自的工作特性而外,还要考虑上部结构、桩基、筏(箱)基础的共同作用问题,正如楼上超版所说,还与地基条件分不开。例如,在软土地基中采用预制桩,最初的荷载分配就可能是暂时的,当打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可能使桩间土固结,结果会造成筏(箱)基底与地基土脱离悬空,变成上部荷载全部由桩来承担。又如采用钻孔灌注桩则筏(箱)底分担的荷载又会比采用预制桩大。上部结构、桩基、筏(箱)基础的共同作用可以用一个基本方程(矩阵)来分析,同时还要分析共同作用的性状。
第3个回答  2019-09-05
仍不解。1、还听说有加桩帽的,每根桩戴一顶?是不是有不戴帽的?2、桩与筏板之间直接刚性连接,还是有像复合地基一样,有砂石垫层一类的东西?3、桩筏结构和控沉疏桩有关系么?
第4个回答  2014-01-19
现在pkpm中的jccad能够设计这种桩筏基础吧但是不知道相应的规范出来了没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