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怎样当皇帝的

如题所述

公元1100年,也就是北宋元符三年正月的一天,年轻的哲宗皇帝赵煦一病不起,驾鹤归西。哲宗没有子嗣,一时之间,偌大的江山,由谁来承继大统,成了异常棘手的问题。 哲宗何以没有子嗣。其实,哲宗先后立过两位皇后,头一位是孟皇后,生有女儿,没有儿子,后被废黜,出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号冲真。关于这位孟皇后缘何被废以及日后反而因废得福的传奇经历就说来话长了,留待日后专文讲述。第二位是刘皇后,风华绝代,艳压后宫,经她一手策划,孟皇后被废,由她入主中宫。她本育有一子,名赵茂,三个月上即告夭折,哲宗为此生了一场大病,直至次年离世,因此没有留下子嗣。 神宗共有十四个儿子,哲宗排行第六,在哲宗崩逝之前,已有八位皇子短命夭亡,在剩余的几位皇子中,哲宗与端王赵佶颇为手足情笃。 端王赵佶出生于公元1082年,即元丰五年的十月十日。与其他皇室成员的饱食终日,声色犬马不同,赵佶自小便才华出众,卓然不凡,每日身居独处,练字作画,至做藩王时更加风流倜傥,盛名在外。从哲宗病重开始,赵佶对于皇位便有了觊觎之心,他看到,要想从藩王成为天子,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向太后。向太后是神宗在位时的皇后,同时又是真宗朝名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在宫中十分受人敬重。赵佶于是每日到慈德宫朝见向太后,曲意逢迎,讨太后的欢心,并且着意拉拢向太后身边的侍从。久而久之,赵佶的仁义孝悌,风流蕴藉传遍了整个宫廷,向太后也对赵佶刮目相看,认为端王贤于其他诸王。赵佶成功地为将来的登位造好了舆论,接下来便是焦急的等待了。 哲宗崩逝当天,宫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向太后力主迎立端王,却遭到宰相章惇的反对。这位章惇也太不识时务,全然没有看出向太后已经成竹在胸,召集群臣不过是虚应故事,反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因其不喜赵佶,故先是力主哲宗的同母弟简王当立。向太后不以为然,说按长幼顺序,申王佖为长。赵佖,是神宗第九子,比赵佶年长,由其继承帝位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巧的是,他幼时患有目疾,一只眼睛瞎了。堂堂一国之君,岂能选这样的人当皇帝。向太后以此理由说“次则端王当立”。这时,其他大臣早已看出向太后主意已定,对于迎立端王一事多不敢有异议,只有章惇一意孤行,坚持依长幼就立申王,依礼律就立简王,并且还说出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的话。知枢密院事曾布因与章惇不和,见满朝文武,只有章惇一人疾言厉色,上蹿下跳,失尽臣子之礼,便大声斥责章惇此举是别有用心。曾布职高位崇,他既开腔,其他大臣也都纷纷表示服从太后旨意。至此,向太后彻底赢得了这场朝堂辩论的胜利。 与此同时,在端王的籓邸,赵佶正在焦急的等待着。这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以后的人生,是作为一名藩王终老其身,还是作为一名帝王名垂史册,都由朝堂上的辩论所决定。帝位明明离他只一步之遥,但看起来却又那般不可逾越。对于帝位的极度渴望和对于落选以后极大心理落差的恐惧,使得这位只有十九岁的年轻藩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他不断派人打探着朝堂上的新进展,时而觉得胜利在握,时而又觉得前途渺茫。在内心激烈的翻滚中,他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名字——章惇。终于,如拨云见日般,室外传来了传唤端王的声音,那是赵佶所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他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了福宁殿,等着他的是点头嘉许的向太后,当然,还有大宋王朝的皇位。他在哲宗皇帝的灵柩前即位,成为北宋第八位皇帝。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他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马球也是行家里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他的即位,幸也不幸。幸的是,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权力所带来的醉生梦死的享受。不幸的是,他被章惇言中,以“轻佻”的执政方式使得北宋王朝在他的统治之下逐渐走向没落,非但使国土沦丧,生灵涂炭,自己也落了个受尽屈辱,最终客死他乡的结局,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8
一、原因:
宋徽宗当皇帝之前,封为端王。
因为,先皇没有子嗣,所以在他驾崩之后需要找到皇帝的人选,而他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他与太后关系比较好。
他每日都会去给太后请安,在太后后面才是非常孝顺的,而且那些皇子谁当皇帝对太后有好处,她自己心里也是很明白的。
所以她当然选择宋徽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他有了太后做后台,这为他当上皇帝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拿他与李煜对比,因为他们都是比较有才情的皇帝,宋徽宗自幼就喜欢读书,不像有的皇子整日沉浸在享乐之中。
他从小就比较爱学习,所以他的才华是很出众的,能当上皇帝的人又岂是简单之人。
二、人物简介:
宋徽宗赵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第2个回答  2020-08-27
确定宋徽宗是葬在浙江的南宋皇陵???
第3个回答  2020-02-06
宋徽宗本来没想过做皇帝 后来做了皇帝也是利用皇帝之位为自己的艺术生涯 艺术兴趣 艺术研究开道 提拔各种大臣 文艺水平高的 不管政事 不问世事 可谓舒服 妃子妻妾成群 尽是玩物 最后落得国破家亡 被金人破城的结果 而且心很大 金人前脚出京 就回城享福 后来京城又被击破 被俘
第4个回答  2014-03-21
继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