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检验离子时需酸化、碱化的有哪些?分别用哪些试剂?请尽量说详细且准确...谢谢!

如题...

“酸化”或“碱化”,由于在课本上出现的机会极少,因此它们往往成为学生知识的盲点或漏洞,甚至是死角。每当在考试题中出现这一背景,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不知所云。因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把它们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加以归纳整理,以让学生能轻松地渡过这一难关。一般意义的“酸化”,通常是指在一些实验中使用某种特定的酸,提供酸性环境,以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辅助反应进行,或者通过提供酸性环境以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为目的的实验操作。“碱化”的概念也可以仿此得出。 “酸化”,首先是一种反应条件,其次表现为一种实验操作。广义的“酸化”甚至可以包括酸参与的各种反应,如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浓硫酸与铜片、硝酸与银的反应等等。那么,究竟中学化学中哪些实验需要“酸化”或“碱化”?如何做?为什么要那样做?“酸化”与“碱化”对于指导化学学科的高考,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本文准备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一、无机反应中的“酸化” 1. 鉴定Cl—: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HNO3(有沉淀时须过滤后再进行后面的操作),无变化;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待测溶液中含有Cl— 。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有效地排除CO32—、SiO32—等离子的干扰。 2.鉴定SO42— :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HCl(有沉淀时须过滤后再进行后面的操作),有气体时滴至无气体放出为止;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待测溶液中含有SO42—。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有效地排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 3.检验并除去SO2 :有时用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让混和气体通过盛有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的洗气瓶→若溶液褪色→说明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这样做的原因是:H2SO4酸化,可以增强KMnO4的氧化能力,能比较有效地除去还原性的SO2。二、有机反应中的“酸化” 1. 用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可以检验或鉴别出烯烃、炔烃或苯的同系物。如乙烯、1,3-丁二烯、乙炔、甲苯、二甲苯等物质都能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可以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操作:让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然后加入HNO3中和完NaOH后,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是氯代烃;出现浅黄色沉淀的是溴代烃;出现黄色沉淀的是碘代烃。 3. 苯酚钠溶液酸化:通入CO2或加入HCl → 出现浑浊(因为生成了苯酚) 4. 羧酸钠酸化:生成羧酸 5. 用H2SO4酸化的实验还有:乙酸乙酯水解、蔗糖水解、淀粉水解、纤维素水解、油脂水解等等。 6.制备乙烯、乙酸乙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这不能说与酸化作用沾不上边吧?除此之外,在考虑硫酸的两重性(酸性和氧化性),如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盐酸的两重性(酸性和还原性),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时,我们是否也考虑到它们的酸化作用了呢?接下来我谈谈“碱化”问题。三、化学反应中的“碱化” 有关“碱化”的问题,实际上比“酸化”情况简单得多。它主要是指物质直接与碱发生的反应,或者物质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它们主要包括 1.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 2.乙酸乙酯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 3.油脂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 4.醛类、甲酸的盐、甲酸的酯等物质还原新制备的Cu(OH)2的反应。 5.银镜反应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8
Cl-、SO42-需酸化,第一个用硝酸,第二个用盐酸;好像没有碱化的
第2个回答  2013-10-28
酸化:阴离子:硫酸根、氯离子;阳离子:钡离子、铅离子、银离子、亚汞离子
第3个回答  2013-10-28
碱化的:硝酸根 硫酸跟 酸化的:锰离子 铬离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