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教大乘经典的形成

佛教史上的四次集结好象没有汇编出大乘经典,大乘经典中的盘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是从何而来?是不是从小乘的三藏整编出来?小乘三藏有无收编大乘经典呢?
大乘经典是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才形成的,也就是佛灭度后的约四百年后,这些大乘经典是如何集成的呢?还有后续出现的密宗经典大日经合金刚顶经是从小乘的三藏整编出来的吗?

恕我愚昧,希望善知识能具体说说。谢谢。

大乘佛教的兴起

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内部的一个重要的宗教运动,对佛教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它在印度的兴起的历史,并不明朗。现代学者多以为它的兴起,大抵是在纪元前一世纪至纪元后一世纪。若追寻其渊源,则可更推前至佛灭后一世纪。在那个时期,佛教分裂为十八个或更多个学派,各有其特异的教理。其中的十一个学派,被视为保守的正统者;这正统即后来所谓「小乘」之意。其余的七个学派,由大众部(Mahasanghika)领导,表现较开放的态度。这大众部便是大乘佛教的发端。
在思想上,大众部一方面批评保守者的阿罗汉(arhant)的狭隘的理想,一方面发挥空的义理,认为真正的佛陀是超现世的,历史的释迦牟尼不过是他的示现而已。他们又提出菩萨(boodhisattva)的理想人格,认为菩萨的道路,是人人可行的。
一个学派的思想特色,与其兴起的真正的原因,自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对大乘佛教兴起的真正原因,有很多的知识。不过,抗塞(E。Conze)以为,有两点是可确定的。其一是阿罗汉的理想已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其二是在家信众的压力。关於第一点,阿罗汉所表示的独善其身的出世的理想,在佛灭三、四百年后,已渐失去其魅力,也越来越少僧人达到这个目标。代之而起的,是菩萨的理想。关於第二点,人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法(Dharma)齐平。出家僧众不再单独享有被尊崇被重视的权利。而在在家信众中,也出现不少杰出的人物,经典中的维摩诘(Vimalakirti),即是一个显明的例子。佛教的宗教意义,已不能再拘限於僧人与僧院方面了。在家信众开始积极参与种种的宗教活动。(注1)
随著宗教的发展,思想也渐趋成熟。由纪元前一世纪至纪元后三世纪,不少大乘经典先后出现。最先出现的是『般若经』(Prajnaparamita-sutra),跟著有『维摩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法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阿弥陀经』(Sukhavativyuha-sutra)、『十地经』(Dasabhumika-sutra)等初期大乘经典。此中自以『般若经』为代表。此经最初由少量渐次附加,至七世纪左右而成一大丛书。其空的思想,一般认为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其后有南印度出身的龙树(Nagarjuna),在哲学方面发挥这空的思想。他著有『中论』(Madhyamaka--karika)及『回诤论』(Vigrahavyavartani),批判部派小乘的谬见,建立中道观,而名之为缘起、假名、空。
龙树以后续有大乘经典出现,如『涅盘经』(Mahapari-nirvana-sutra),『胜经』(Srimaladevi-simhanada-sutra)、『解深密经』(Samdhi-nirmocana-sutra)、『楞伽经』(Lankavatara-sutra)。其中的『解深密经』的唯识说,有弥勒(Maitreya)、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hu)等人发扬,其分别代表作为『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mkara)、『摄大乘论』(Mahayanasamgraha)及『唯识三十颂』(Trimsikavi jnap tima tratasi-ddhi)。其主旨是以识来解说世间现象。

关於「大乘」名称的由来

「大乘」这个名称。按「大乘」自是与「小乘」对说,而有其意义。「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相应梵文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车乘或行程之意。说小乘,显然有贬抑之意;相应地,说大乘,有显扬之意。实际上,「大乘」是那些后来的持较开放态度的佛教徒的自称,他们称那些原来的保守的佛教徒为「小乘」。后者从未自称为「小乘」。他们也不喜欢被称为「小乘」;他们原来是属於上座部(Theravada)。现代的佛教学者,不管是欧美的、日本的,抑是印度的,都以『大、小乘』之名,分别指那较开放的与较保守的派系,但这称呼是中性的,并无显扬或贬抑的意味,也不表示要赞成大乘,反对小乘之意。至於现代的上座部信徒,则仍不喜被称为「小乘」。
实际上,「大乘」一名的渊源,可上溯至原始佛教。汉译『阿含经』便在多处提到这个名字。如『长阿含经』(Digha-nikaya)谓
「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注2)『杂阿含经』(Samyutta-nikaya)谓「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注3)此外还有多处不录。在佛之世,佛教徒当然未意想到尔后大、小乘佛教的分途发展。『阿含经』用「大乘」之名,大抵指佛的教法,而含有尊崇之意。这「大乘」自不同於尔后大乘佛教的「大乘」,但亦非全不相通。大乘佛教自有其发展,但其基本教理,并不远离佛的本意。
五、大乘佛教论佛身

由上面所论,我们似可建立初步的看法,以大乘思想的特色在不舍世间。这主要是显示於其空观中,菩萨的实践,自然也有这个意思。他的智慧,其对象即是这空观;他的慈悲,也以不舍世间为基础。一般所谓菩萨「留惑润生」,便是这不舍之意。小乘后期纵有菩萨思想,自不如大乘般成熟。至於铃木大拙所说大乘有较宽的襟怀,要解救较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在世间的。故铃木论大乘,亦不离开不舍世间之意。
不舍世间是一种精神方向,生活态度。这方向或态度亦显示於大乘佛教的其他重要观念中,如佛身、真如与如来藏。以下为省篇幅计,只择佛身来论。
关於佛身,通常是三身的说法。这即是,佛基本上指释迦牟尼,他是一个历史人物,又是最高真理的觉悟者,故他有物理之身,也有精神之身。另外,为了普渡众生,他不时出现於世间,故又有示现之身。示现之身又可示现为佛陀,而成一个历史人物,故这示现之身又可与物理之身结合为一。在此之外,又有佛自受乐的身。因此而有三身。
物理之身即色身,指在历史中出现的佛陀。这是大家都能了解的。法身则指那普遍的精神,在历史的佛陀中显示出来。『阿含经』已说到法身。如『杂阿含经』谓:
「如来之体身,法身性清净。」(注18)『增一阿含经』谓:「尊者阿难作是念,如来法身不败坏。」(注19)又谓:
「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注20)故初期佛教,大抵是二身(色身、法身)的说法。自后大乘佛教兴起,乃有受用身及变化身的提出。受用身指佛享受佛法的乐趣时的身,也是专为对菩萨说法而示现的。变化身则是佛陀为了救度众生而示现出来的种种变化的身体。其最明显的莫如在历史中真正出现的释迦牟尼。由是便有三身之说:自性身(svabhavika-kaya,即法身)、受用身(sambcomika-kaya)、变化身(naimanika-kaya)。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变化身。它的成立是由於佛陀为了救渡众生。这众生自是世间的众生。这便透露不舍世间的涵意。这种身相当於较早期提出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中的应身,所谓「应」,是佛陀对世间的需求的回应。此中很有其积极的意义。唯识学派以变化身是成所作智所现,这益显示它与世间的密切相连。因成所作智是成办世间种种度生事务的智慧,是世间的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2
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灭度后,印度的佛法,可以为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

第一期 小行大隐时期

释尊一生,说法四十五年,除阿含时代,纯说小乘经教外,其余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盘时代,皆说大乘经教。
佛灭后,除上座与大众二部,在窟内窟外,各结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弥勒等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中,亦结集大乘三藏。又窟外大众部,所结集的经、律、论、杂、咒,五种法藏中,属于大乘类者亦不少,并非纯乎小乘。
大乘教法,虽经铁围山和窟外的结集,然而在佛灭后五百年间,全印度所弘扬的佛法,多属小乘,在这时期,虽然也有大乘佛法,夹杂其间,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缘故,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所以在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小乘盛行、大乘隐没的时代,同时这五百年,也是所谓正法时期。

第二期 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五百年过去了,直至第六百年时,马鸣菩萨出兴于世,造了大乘起信论、大庄严经论等,极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义,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顷,龙树、提婆,应运而生,为欲对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执,乃广造诸论,以明大乘诸法缘起,毕竟空义。到了九百年顷,学者因受了龙树学说的影响,多数执空,陷于断灭见,由是无著、世亲,根据瑜伽唯识学理,发挥大乘妙有之理,说种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经过这两番陈义之后,大乘佛法,乃风行全印,使小乘成为附庸。所以佛灭六百年至一千年(第二期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大乘为主、小乘为从的时代。

第三期 密主显从时代

第二期五百年过去后,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大乘空宗的清辩论师,根据毕竟空义,破斥有宗,大乘有宗的护法论师,根据如幻有义,破斥空宗,其徒宗之,遂成空有之诤,使大乘思想分裂为空有二系,同时小乘则趋于衰微的状态。
此时有龙智菩萨,弘扬密咒,把密咒来融摄印度风习,因之密咒乃渐发达,此时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灭千三百年间,因内有婆罗门教的复兴,及后来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渐趋没落,在印度本土几乎绝迹。所以在这第三期五百年来,可以名为密咒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

佛灭后印度佛法三时期简表:

第一期五百年—小彰大隐佛教—传锡兰暹罗等地—巴利文
第二期五百年—大主小从佛教—传中国再传高丽日本—华文
第三期五百年—密主显从佛教—传西藏再传蒙古等—藏文

印度佛教的流派及演变
http://post.soso.com/tv/10356282/pn/1/v.html?ch=sbr.bar.tie

个人较为赞同:印顺导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的最后一章曾说:『佛经不应该有真伪的问题,只是了义说与不了义说,究竟说与方便说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7-22
佛灭后,诸弟子相会,为防止异见邪说,诵佛陀之说法,举各自所闻确实者,结合集成之,为大小乘经典。但经论所传不同,以下顺次大别而记之。第一为小乘经之结集。第二为大乘经之结集。第三为秘密经之结集。第一小乘经之结集有四期。第一王舍城之结集,第二毗舍离城之结集,第三波吒利弗城之结集,第四迦湿弥罗城之结集是也。太炎文录初编别录三曰:“佛未涅盘以前经典已有结集,如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为目乾连所造,而引大因缘经及教诲颇勒寠那经(卷十一),即小乘初次结集,亦非止阿难集经,优波离集律,迦叶集论而已。西域记九云: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弃结集之众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
第3个回答  2008-08-02
佛计大小之根机,而说大小之二教。对于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谓为小乘。对于大机,说六度之法,谓为大乘。灭后,弟子结集之,别大小二经,各为一藏。智度论谓为声闻藏,菩萨藏,或谓为三藏,摩诃衍藏者是也。就现流之经典言之。则四部之阿含经等为小乘经。华严般若等为大乘经。问:阿含中有说菩萨之行法者,而般若等诸经亦非无小乘之道法?答曰:于阿含说大法,欲使弟子之小机,仰信师之胜因胜果也。于诸大乘经列小法,欲使知法之胜劣也。非为欲各得其法,故互有无妨。
第4个回答  2008-08-01
上面的大德们说的太好了,互相补充了。
末学受教。支持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