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全段翻译

如题所述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韩愈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旧书,读到李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很周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漏的地方,比如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的才能虽然好像赶不上张巡,但他主动开门请进张巡,自己的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力交给他,把自己摆在下级的地位,且自己毫无疑忌之心,终于同张巡一道守城到死,建立了功业和名节。城破被俘,他和张巡只是死的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完全理解两位父亲的心志,以为张巡殉难而许远被俘,就怀疑许远是怕死而向叛贼请求投降。许远真是怕死的话,为什么他要苦苦守住尺寸之地,用他所爱的人的肉来充饥,以抵抗叛军而不降敌呢?当时他们守护被围的城池,外面连极微弱的援助也没有,他们只是为了忠于国家和君主而已,而叛贼却对他们说国家灭亡了,君主也被消灭了。许远见救兵不来,而敌军愈来愈多,一定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边的援兵没有一点希望还要死守睢阳,人吃人都快要吃尽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数着日子知道自己死期已近。许远不怕死是很明显的!哪有城破了、部下都死了,他却独自蒙受耻辱去求活路呢?即使愚蠢到顶的人也不会这样作。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这样作吗?那些议论的人义说许远和张巡是分段守城的,城被攻陷是从许远防守的地方开
始,用这来责骂许远,这种说法和小孩子的见识没有两样。比如人快要死,他的五脏六腑一定有一个部位先出毛病;把绳子拉断,总会有个断的地方。旁观的人见到这种情况,便把罪过推到那些先出问题的地方,那这种人就不通情理了。小人好议论人,不喜欢助成别人的好事就像这样啊!像张巡、许远建立的功业如此突出,还免不了受指责,别人又怎么说呢?
    当张、许二公开始守城的时候,他们难道能知道别人终于不来救援、就放弃守城而预先转移吗?如果这个地方守不住,即使逃到别的地方又有什么益处?等到没有救兵而且困难到极点的时候,带领那些受伤的、残废的、饥饿的、瘦弱的人,即使想离开睢阳,也一定不会成功。二公贤明,他们对守睢阳城利害关系的分析可谓精到。守住一座城,保卫了整个国家,用千百名快要战死的士兵,和已达百万而且日益增多的敌军作战,掩护了长江、淮河地区,阻止了叛军南下的势头,天下没有倾覆,这是谁的功劳!当时弃城而求生存的人,不能用一个两个数字来计算;拥有强兵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那些议论的人不追究这些人,却责备拼死守城的张、许二公,从这也可看出他们是让自己和叛军站在一起,用夸大的不实之词来帮敌人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两地节度使幕府中作过幕僚,多次从两府之间经过,亲自到“双庙”中祭祀过张、许二公。当地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守城时的故事。他们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时,贺兰进明嫉妒张巡的声望、威信和功绩高出自己,不肯发兵相救。但他欣赏南霁云的英勇雄武,不听他的要求,要竭力把他留下来。贺兰进明准备了酒席和音乐,请霁云入席就坐。霁云慷慨激昂地对他说:  “我出来的时候,睢阳城中的人挨饿已经一个多月了!我虽然想独自吃一点,但道义上不忍心这样作;即使吃了,也会吞不下去!”于是他拔出佩带的刀,砍断了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把它拿给贺兰进明看。满座人大吃一惊,都被霁云的行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霁云明白贺兰进明终归没有为他出兵的意思,就骑马奔驰而去。将要出城的时候,他抽出箭来向寺庙佛塔射去,箭射中了佛塔上的砖头,有一半进入砖头之内。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根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我在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看佛塔谈论这件事。城被攻破以后,叛军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屈服,就把他带走准备杀害他。又要霁云投降,霁云没有应声。张巡呼唤霁云说:  “南八,男子汉死就死,不能屈服于不义之人!”霁云笑着回答说:“我本来打算有所作为的,您说了话,我岂敢不死!”于是不屈而死。
    张籍说:有个名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张巡。当张巡抵抗叛军时,于嵩常在敌军围困之中。张籍大历年问曾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当时于嵩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因张巡的关系,曾经作过临涣县尉。他很爱学习,无所不读。张籍当时还小,只是大致问了一下张巡、许远的事迹,未能仔细地打听。于说:张巡身高七尺多,长着像神仙那样的胡须。他曾见于嵩读《汉书》,就对于嵩说:  “你为什么老读这本书?”于嵩回答说:“还未读熟。”张巡说:  “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终身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一卷背完了,没有错一个字。于嵩感到惊奇,以为张巡是偶然对这卷书很熟,于是就随便取出另几卷书来试,结果没有不是这样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