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家陵寝都分布在哪里?

如题所述

明朝的皇家陵寝包括帝陵、藩王陵、妃子墓、皇子墓、公主墓等皇室贵族的陵墓。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16位皇帝,除建文帝因“靖难之役”不知所终外,其余15位皇帝皆建有帝陵,分别是:江苏南京明孝陵:孝陵位于南京城东钟山(今紫金山)独龙阜下,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一般认为,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第二年葬入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地宫。孝陵规模宏大,陵园规制多由朱元璋亲自拟定,其开创的前方后圆的陵园布局,为后代帝陵所继承发展,并一直影响着清代皇家陵寝的建造。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历代明朝皇帝皆葬于北京。永乐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在南京去世,因他早有迁都之意,便下令在北京附近寻找吉壤建陵,最终选定了北京昌平境内的一处“风水胜境”,名为黄土山,朱棣亲往视察,十分满意,并改名为定陵地宫。永乐七年,开始破土动工,永乐十一年(1413),主体工程完工,并于同年葬入徐皇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与徐皇后合葬,是为长陵。成祖以后,明朝的十二位皇帝先后葬入天寿山陵区,长陵左右,按世代排序依次为:仁宗朱高炽献陵、宣宗朱瞻基景陵、英宗朱祁镇裕陵、宪宗朱见深茂陵、孝宗朱祐樘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熜永陵、穆宗朱载垕昭陵、神宗朱翊钧定陵、光宗朱常洛庆陵、熹宗朱由校德陵、思宗朱由检思陵。其中景陵、永陵、德陵在长陵以东,其余诸陵在长陵以西,各陵皆有皇后合葬。天寿山陵区自清朝以来就被统称为“明十三陵”。1956年至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定陵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定陵是迄今为止唯一发掘了地宫的明代帝陵。 北京海淀景帝陵:景帝陵位于海淀玉泉山正北的金山口,明英宗复辟后,景泰帝朱祁钰被废,不久死去,以“王礼”葬于此处。宪宗继位后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景帝陵略做了修整,到嘉靖年间又将陵上的绿瓦换成了黄瓦,但是其规制始终逊色于真正的帝陵。 除了这些“名副其实”的帝陵,明代还有三座为追尊的皇帝建造的陵墓,分别为:江苏盱眙明祖陵,是朱元璋为其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追尊的帝后建造的一座招魂衣冠冢。安徽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合葬墓,也是明朝最早建成的一座帝王规格的陵墓。湖北钟祥明显陵,嘉靖皇帝继位后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帝,并将其亲王规格的陵墓扩建成了帝陵。明孝陵、明十三陵和明显陵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藩王陵墓也是明代皇家陵寝重要而庞大的组成部分。明代实行分封制,皇太子以下的诸皇子皆封亲王,他们受封后前往封国,代代繁衍,子孙承袭,死后一般都葬在封国附近。据统计,有明一代亲王有两百多位,他们的陵墓分布在各藩王府所在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宁夏、甘肃等省区。经历了几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各地藩王陵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些甚至已面目全非,完全湮没于山林草莽之间,保存情况远远不及明代的帝陵。天寿山陵区内除了帝陵之外,也有一些妃子墓和夭折的皇子墓。而明代大多数妃嫔和夭折的皇子女都葬于北京海淀的金山,到了明末北京西郊的翠微山也成为了妃嫔和夭折皇子女的墓葬区。在南京明孝陵附近也有洪武时期的少数妃子及皇子墓。 景泰帝为什么没有葬入十三陵? 在北京海淀玉泉山正北,颐和园到香山之间的金山口,有一个地方叫“娘娘府”,这里埋葬着明景泰帝朱祁钰。明代自成祖开辟北京天寿山陵区后,历代皇帝皆葬入天寿山,但为何在位7年的景泰帝却被葬在了用来安葬妃嫔、皇子女的金山? 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爆发,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首领劫掳,举国震惊。国不可一日无君,英宗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际,登上皇位,此举意在稳固军心民心,也断绝了也先借英宗要挟明廷的念想。朱祁钰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随着战事的平息,大臣们都希望早日将英宗迎回,而也先也觉得英宗没有利用价值,想把他送回。经过反复协商,景泰元年八月,英宗回到了北京,住进了紫禁城东南角的延安宫,又称南宫,之后的6年他一直无法迈出这里深锁的宫门。朱祁钰并没有以礼待他,而是长期严密监视防范,不给他复位的机会。景泰七年(1456)十二月,景泰帝病重,时值岁末年初,有一系列的重大典礼要举行,他命武清侯石亨代行祭享太庙和祭天的大礼,并决定在正月十七日这天早朝。然而十六日夜,正当一帮大臣商议立储一事时,萧墙生变。原来,石亨发现朱祁钰行将不起,他觉得不如拥英宗复位,以此飞黄腾达。石亨联络了都督张、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于十六日夜率兵至南宫,砸锁破墙而入,拥英宗至奉天殿,在十七日早朝时宣告百官,太上皇英宗复位。这次政变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二月废景泰帝仍为郕王,是月景泰帝去世,以“王礼”葬在了金山口(今北京海淀区娘娘府一带)。其实,景泰帝生前已在天寿山陵区为自己建了陵,他死后,这处陵寝被毁,并留下了“景泰洼”这个名字。英宗的儿子宪宗继位后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上谥号曰“恭仁康定景皇帝”,承认他受命于危难之时,保国安民的功业,并对景帝陵略做了修整。到嘉靖年间,陵上的绿瓦换成了黄瓦,但是始终没有按照帝陵的规制进行扩建。而“景泰洼”在一百多年后竟然又葬入了一位皇帝,他就是仅仅在位一个月就死了的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连自己的父皇都还没来得及安葬,更别说为自己建陵了,于是“景泰洼”就被废物利用,重新修整收拾了一下,把明光宗葬了进去。 ——摘自《中国人应知的历史常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