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实质、特征

如题所述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的国家财政。(张馨:《公共财政论纲》,北京経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或者说是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财政,它属于公共经济,这是其核心内容。“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安体富:《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载《财政研究1999年第6期)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原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是不同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一般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的,政府只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才介入。因此,市场机制客观上决定了政府及财政的职能范围。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财政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我们把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上实行国家调节,即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财政称为“市场财政。也就是一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说的“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就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社会集中性分配。”(邹传教主编:《市场财政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序第3页) 。可以说,公共财政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或者说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国家(或政府)财政,即“市场财政”。提出“市场财政”一词,其与“公共财政”一词不同意义在于:“公共财政”是侧重财政的职能和功能即财政的“公共性”来定义;而“市场财政”则是侧重财政的经济基础和体制背景即财政的“经济实质”来定义。因此,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财政学,实际上就是市场财政学。
关于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理论界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服务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数百年来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所鲜明昭示的。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公共财政是由公众对之规范、决定和制约的国家财政。(张馨:《公共财政论纲》,北京経济科学出版社,1999 .5,P1-20 ) 另一种看法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财政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点本质规定:(1)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2)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3)最大限度地实行民主决策;(4)充分接受民主监督。(齐守印:《论公共财政及其经济职能》(第14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论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