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的根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封建社会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兼并

过去的时代我国是个农业社会,主要财富来源于土地,所以总是要对土地下功夫。富有者努力扩张土地,贫贱者总有困难,无法过得去时也只能抛弃贩卖土地。

加上收缴问题,贫贱者为了减少被收缴的额度,经常挂名于一些特权人士,把土地挂给这些免税特权者,从而享受更低的收缴,成为“租户”,比如国家收2成,但租户是交给住家一成,这就活生生少交了一半,要划算的多。但这样有两个问题。1是土地权转移给了别人,以后仰人鼻息,不讲究的人几代之后就把你撵走了,或者加租;2是国家收不到税了,但迫于战争,工程或天灾不得不加税,那么又增加了逃户和转化租户的速度。

而最艰难的是,这种行为受利的是这些地主,这些地主偏偏是那个时代文化最丰富,思想最先进的知识阶层,所以他们不可能挖自己的坟墓,只能搞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比如让国家垄断盐丝绸之类的,从而弥补国库,但不解决本质问题。有先进者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但因为他站在了知识阶层的利益对立面,下场也都很惨。也有人定了很不错的政策,比如根据人头收税,强行规定亩数等,但上有正策下有对策,这种违背了最有力量的知识阶层利益的正策完全执行不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频繁,周期性的产生农民起义的原因。但随着建国之后土地国有化,这个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任何人没有权利把你的土地随意卖给别人,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1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四个字——官逼民反。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流民无产阶级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
第2个回答  2018-09-29
题主你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简简单单就一句话:生活不下去了!
不要去看历史上哪些说的冠冕堂皇的话,其实就是生活不下去了,受上千年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处事原则就是:中庸、忍让,又特别是中国农民阶层,其实一直以来,农民阶层都是受剥削的阶层,但是骨子里的韧性让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他们就会继续忍,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么: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也侧面强调了中国人比较安于现状。
那么,下面我们来从几次比较著名的农民起义来分析:
1、陈胜、吴广起义:当时的特殊的条件是他们因为暴雨迟到了,去了肯定被杀头。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那么多征调民工,只有他们起义了呢,因为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而其他的并没有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他们在有个挑头的带领下就起义了。
2、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这段历史大当家都耳熟能详,东汉末年战乱连连,饥荒遍地,这些人活不下去了,所以为了一口饭,只能造反。
3、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你可以看到,一开始,能活下去的时候,朱元璋去当和尚,最后呢,连和尚都有可能活不下去了,只能去参加义军。
……………………
这里就单从这三个历史史料分析,农民起义基本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只有起义。
第3个回答  2018-10-09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 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
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封建中央政权的软弱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第4个回答  2018-10-06
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两个:01苛捐杂税,02土地兼并。在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之前,粮食问题是农民最根本的问题。只要涉及土地问题,一般结果都很严重。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根本性的,其他派生的贪腐,天灾等等因素,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