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内容分析,《台阶》中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如题所述

初中语文教材中《台阶》一文,是当代作家李森创作的短篇小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要强而又谦卑的典型农民。他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的化身。

父亲是勤劳的。为了修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他辛苦劳作了大半辈子,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为了新屋,父亲付出了岁月、青春以至健康。他起早贪黑出工,为了多挣工分;上山砍柴卖,一角一角地攒钱;别人丢弃的砖头瓦片,一块一块积累。终于,在他的漫长而艰辛的准备之下,新屋造好了!

父亲是要强的。他坚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所以,看到别人家的台阶“高高在上”,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造一座有高高台阶的新屋。他不甘心低人一等,所以立下宏愿,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为了这份志气,即使要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他也心甘情愿!

父亲是谦卑的。有高高台阶的新屋造好了,可是,他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却总感觉不大自在,于是一级一级往下挪,直挪到最下面一级。这就是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又在自己扬眉吐气的时候,比之前更低调了。

正因为如此,后来父亲挑水闪腰之后,才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他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劳动已经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只有劳动,才能体现他的生命价值。现在因受伤不能劳作了,生命似乎没了依托,自然就“若有所失”了。

文中的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典型代表,他具有勤劳能干、朴实善良、坚韧不拔、不甘人后、目标远大、谦虚低调等美好品质,如今选入初中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父亲希望在人群中能有“地位”。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得到别人尊重,他是一个有长远目标的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一个谦卑的人。望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8
父亲希望在人群中能有“地位”。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得到别人尊重,他是一个有长远目标的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一个谦卑的人。
第3个回答  2015-10-27
  句子及解析:
“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其中父亲的神情写得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这正是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的神情,非常个性化.
  父亲的品格: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