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如题所述

1.从纳税人方面进行筹划。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基本税率是17%,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适用3%的征收率。因此,纳税人在纳税前可以先确定采用哪种税率对自己有利,然后根据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创造条件,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增值税纳税人。
2.利用税收优惠减轻税收负担。增值税有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包活增值税的减免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纳税人纳税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
增值税代购行为的筹划。代购行为属于服务业中的代理业,如果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受托方不垫付资金;二是销售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发票转交给委托方;三是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不征收增值税,而是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因此纳税人有代购业务的,应该尽量满足这三个条件,从而按照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纳税。
3.增值税代销行为的筹划。代销行为主要有进销差价式代销和手续费式代销两种,前者征收增值税,后者则征收营业税。当差价率(差价率=(售价-进价)/售价)大于29.41%时,按照手续费式代销缴纳5%的营业税,税负较轻;当差价率小于29.41%时,按照差价式代销税负较轻。
4.商业零售企业向供货方选择合理的收费方式达到节税目的。商业零售企业在向供货方收费时,可以在预计销售额的基础上事先以进场费、上架费等名义收取大部分费用,等到一个销售周期结束后,再按照销售额或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收取剩余的小部分费用,这样大部分收费只缴纳5%的营业税,少部分缴纳17%的增值税。
5.让利促销的税收筹划。工商企业的促销方式一般分为打折销售、赠送实物、返还现金三种。考虑到各种税收因素,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打折销售促销最为划算;赠送实物次之,返还现金最不划算。
6.运费的税收筹划。企业下设车队如果主要运输本企业的销售货物,可以将该车队独立出去,成为二级法人运输子公司,这样运费收入由缴纳增值税变为缴纳营业税,达到节税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8

如何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上级对此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非常严。所以,深受财税系统教育的财务经理人从来不敢越雷池半步。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增值税涉及金额巨大,如果处理不好,要么就是极大的税务成本,要么就是巨大的税务信用风险,所以必须谨慎处理。

那么,增值税究竟有没有筹划空间呢?

显然是有的!

首先是进项。如果进账充足,可抵扣的金额高,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下,增值税自然减少。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做好供应链管理,提升采购相关部门的财务意识与财务能力。如能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做到在增加进项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响应速度,则在降低增值税税负的同时提升了盈利的能力。

其次是销项。许多财务经理人都认为销项筹划很难,特别是对公业务直接被税局监管,而且现在个人账户也被严管。那销项就没有筹划空间了吗?

增值税筹划方法很多,除了进项与销项外,还有纳税人身份筹划、经营范围筹划、经营所在地筹划与税率筹划等。

但是笔者推荐一种相对非常简单,而且节税效果非常好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就是合理利用地方政府出台的针对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可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增值税税务筹划,可以通过享受税收优惠奖励扶持政策,来合理地进行税务筹划,从而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压力。

税收优惠具体的政策为:

1,增值税:财政扶持:70%-85%。(地方留存)

2,企业所得税:财政扶持:70%-85%(地方留存)

3,财政扶持按月兑现,企业当月纳税,财政扶持次月奖励扶到账

4,总部经济注册式招商,不用实地入驻当地,只需注册在当地,就可申请当地的财政扶持政策

5,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享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31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企业设立的增值税筹划

1.企业身份选择
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但如果你是高科技企业,增加值比较高,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更合算。

2.企业投资方向及地点
我国现行税法对投资方向不同的企业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如现行税法规定:对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适用13%的低税率;直接从事植物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实行即征即退政策;部分新墙体材料产品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
投资者选择地点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某些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保税区内的生产企业从区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成产品出口的,可按保税区海关出具的出境备案清单,以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免、抵、退。

二、企业采购活动的增值税筹划

1.选择恰当的购货时间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自身实现逆转型税负转嫁,即压低产品的价格来转嫁税负。另外,在确定购货时间时还应注意物价上涨指数,如果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现象,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那么尽早购进才是上策。

2.合理选择购货对象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抵扣制,购货对象的选择比较容易。因为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进货中所含的税额肯定高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比较划算。
对一般纳税人,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应该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但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价格比一般纳税人低,就需计算后选择。

三、企业销售活动的增值税筹划

1.选择恰当的销售方式
采用折扣销售方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以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为计税金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均不得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现金折扣方式,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以旧换新和还本销售方式,都应以全额为计税金额。企业对销售有自主选择权,这为利用不同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

2.选择开票时间
销售方式的筹划可以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来结合起来,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

3.巧妙处理兼营和混合销售
兼营是指纳税人除主营业务外,还从事其他各项业务。一种是同一税种但税率不同,如同是增值税的应税项目,既包括适用17%税率的货物,同时又兼营13%低税率的货物。可分别记账,并按其所适用的不同税率各自计算应纳税额。
对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50%的),征收增值税;但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这种差异给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创造了一定条件,纳税人可以通过控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所占比例,来达到选择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目的。

同时,延期开票、扎账、预付开票等非税务手段,也可以从时间上延缓纳税时间,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
第3个回答  2015-06-14
1、税收人筹划
  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也为了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小规模商业企业应积极争取一般纳税人的身份。经营规模较大,年销售额超过180万的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健全财务核算,规范财务制度积极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而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业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按照规定,“一律不得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走以下几条路:
  (1)挂靠,既借用对方的一般纳税人身份领购、使用、开具并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
  (2)联合,几个小规模商业企业各自注销自己的企业,然后组成联合体,共同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身份,这样并不会有损各企业的独立性,而且都会得到好处。
  (3)对开、互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里要强调一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关于税率筹划(分别核算的税收筹划)我举个例子好了
  案情说明:某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1月份机电的销售额500万元,其中农机销售额200万(销售额均不含税),企业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0万元。
  筹划分析:A、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500*17%-60=25(万元)
  B、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则:
  应纳增值税=300*17%+200*13%-60=17
  (万元)
  可见,分别核算可以少纳增值税:25-17=8(万元)
  关于进项税额抵扣、专项物资、出口退税等的税收筹划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3、我个人比较认同的一点是纳税时间的筹划。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结算方式不同,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同,纳税人可根据增值税纳税时间的有关规定,推迟纳税。但如不进行会计处理申报纳税,则违反税收规定,属于偷税行为。
  对尚未收到货物清单的货款可暂缓申报计算销项税额,也不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因此,对此类销售业务选择委托代销方式对企业最有利。
第4个回答  2020-10-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