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年来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少?

近年来市场表现火爆的IP影视剧,其网文原作大都是5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创作的,如《鬼吹灯》写于2006年,《诛仙》写于2003年,《盗墓笔记》写于2006年,《甄嬛传》2007年出版……为什么今天我们看不到精品的网络文学了?

我自己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我一直觉得写作必须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要把自己最佳的状态拿出来,用没自己的智慧,结合社会的情况,才可以很好的把一个作品写好。其中心态是最主要的,不能因为一些利益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也不能陷入追求热点的一个怪圈,那样的话不会有好的作品出来。

最近我看到人们在议论,为什么现在没有精彩的网络文学作品。因为现在很多的优秀作品都是2008年之前的作品,现在网络上面的作品几乎都没有什么优秀的存在。其实这就是我上面说原因,人们的心情比较浮躁,写作的时候失去用心去经营的感觉,这样的话好的作品自然不可能出现。

我是一个喜欢短篇小说的作者,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写下去了,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接纳,以往短篇小说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现在这样的平台,已经没有几个了。这就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巨大的损失,另外长篇小说需求很大,但是文字要求很多,限制作者的自由发挥,这点也值得大家注意。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的是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一个深邃的视野,还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但是这点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中已经没有市场。因为现在网络平台比较注意的是收益,比较注意的热点,也就是说写作网络小说,必须要符合这些要求,如此一来作者还没有写作,就是是层层限制了,面对枷锁再好的作者也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同时大家要注意到,一些网络文学的作者,本身也在追逐热点,他们不是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而是从如何可以赚取金钱出发,这样的目的之下,写作的时候心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作者会变得急功近利,失去耐心的把握自己的作品的心态,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好作品出现,因此近年来网络文学,优秀的越来越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3
我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活了这么久,沉迷过的只有三件事,第一就是小说,第二就是游戏,第三就是学习。从大学以后就不怎么看小说,很神奇,当有时间看小说的时候,就不像以前看小说那么疯狂了。如今的我,沉迷学习,日渐消瘦。

以己为例,说说我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我是一个好学生,天天下课回来之后就是在做作业,看书。后来,有一天,家里买了电脑。神奇了,我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我没有迷上打游戏,我却迷上了小说。那时,初二吧。那个时候,回到家吃完饭就到房间看小说。那个时候觉得,为什么小说这么好看,我看完一本还想看。到处去找各种网络小说来看,什么悬疑,穿越,架空,校园,都市等等。基本上是荒废了学业,辉煌了小说。

不过也会挑,从来不看历史小说,穿越回真实的朝代也不可以。绝对接受不了。

至于为什么我后来考上了我现在的大学,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好好看小说了吧。

高中的时候还会看,但高中没有时间啊。就只能睡觉之前看一下。还是觉得,那些时候的书好好看。

前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好开心,于是想去看小说。然后打开app,看看有没有想看的小说。翻来翻去,我还是乖乖去看我前一段时间买的书吧。

网络文学在我生命中渐行渐远。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见识。这种见识不仅仅是视野,更是说小说的阅读量。怎么说,我也算纵横小说界好几年,什么类型的小说没看过,什么样的套路没见识过。偶尔在宿舍和别人吐槽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别人的套路都说完了。所以,对小说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可惜的是,已经很少有小说能入我法眼。大概是我懒得去找吧。

第二,作品本身的问题。网络文学,浩瀚如烟。我不知道作品死如何摆上前面的,但我去看了排行榜上面的,无一想看的。什么时候,白莲花、霸道总裁成了网络文学的主流,什么时候,那些优质的文字,淹没在一堆废话之中。网络文学,太浮躁。缺少精品,缺乏沉思,注定失去我这样的读者。

文学不应该单纯以市场导向,文学还应该有思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标准,网络文学也是。
第2个回答  2017-03-23
首先必须区分网络文学与现实文学,网络文学相对而言要求没有这么严格,现实文学要上杂志报纸在内容格式方面要求严格。更多人会选择网络文学,门槛低且收益快。

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网络文学中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冲量文续写文开头文,专门写大纲的写手也并不少,他们没有专业的素养,只是因为兴趣爱好或者将文学当做赚钱的工具,和洗盘子没什么区别。而很多的写手在写小说之前甚至没有看过很多小说,曾经和某位写手交谈过,他自豪的说,我什么小说都没有看过不一样能写。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弊端,门槛低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小说网站的增长,签约的小说一个硬性的要求就是日更多少字,更加注重数量,而作家在每天被催促的环境下像便秘般挤出来的文字,请问能有多好的质量?

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学很复杂,随意打开几本小说,不难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说到这个话题不得不提起最近热播的三生三世,作者唐七抄袭耽美小说家的事件为大家所熟知。在网络文学中,抄袭的现象太多了,只要不是很过分,基本上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抄袭、质量参差不齐,写小说的收益看字数看订阅量,网络文学越来越浮躁,弊端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文学的质量自然会下降。纵观之前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哪个不是精品之作,是值得让人回味无穷的,。而现在的网络文学,恕我直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出版并且为大众所认可。
第3个回答  2017-03-23
我想说的是,优秀作品很难得,这要看作者写文的态度和才能,更要看网站编辑对于作者的引导还有支持。况且,到底何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有很大的阅读量?还是能够搬上荧屏?这都不一定是最好的衡量标准。有的网络文学作品并不是那么大热,但是依旧无法忽视它是一部好作品。

另外,我不认为现在的好作品越来越少,只是催生好作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不是开始写就各种轰动,它需要作者一步步的积淀,还有书迷的一步步拥护。像《甄嬛传》、《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哪一部不是经历了数年不止的创作,才能被誉为“好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而被搬上银幕,且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优秀作品的催生肯定离不开一个有才能的作者,有一些故事和题材可能很多人都会写、都可以写,可是能写到什么层次,那就是作者的功力了。像当年很火的宫斗题材,其中比如就有《宫》和《甄嬛传》的区别,这简直就不是在一个水平上。

除了作者的水平和文笔成熟度以外,当然也有一些网络文学的乱象在做梗。相信看网文的人都知道,随便点开一个网站,你能看到很多相似性很高的作品,其中总裁文是最大的类别,几乎是网站的主打了。那些文的定位是什么呢?是快速的消遣!而且这种以快速消费为目的的文章正被大量地生产,以极低的价格,这种大量套路复制的网文充斥市场,自然会让人眼花缭乱,见不到真金子。

可我一直相信,好的作品不会被埋没,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群,那优秀的作品就更会发光了。

至于高频率更新导致的作品质量下降,这是网文无法避免的,只能靠作者努力和对自己严格要求了。
第4个回答  2017-03-23
网络文学起源于于互联网发展初期,而真正兴起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账上阅读用户的大量增加,成为了创作者川流不息的动力源泉,文学创作能力的价值也能够得到体现,而在如今的大数据环境中,创作已经变的一文不值,这倒不是创作能力的缺失,而是因为大量同质化作品的存在,极大的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就使得真正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消失殆尽,即使最近几年好评如潮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对兴盛时期的资源透支。

分析网络文学的现状,不能忽视资本力量从中起到的作用,严格来说,资本的介入对任何网络产业都是有推动力的,但如果应用不好,很容易产生双刃剑效应,如果将正面作用发挥到极致,会促进网络文学的再次崛起,但过于追求商业利益的话,就会导致资本将网络文学的创作能力淹没,这也是如今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极为匮乏的根本性原因。

在移动阅读时代,不同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都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不断更,但如今,已经得不到价值体现的创作者就失去了动力和热情,长此以往,必然会压制网络文学的创作能力,其实我们今天已经感受到了资源枯竭的残酷性,很多曾经本认可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过度利用,翻来覆去的改编、拍摄,已经给观众造成了审美疲劳,如果这种局势得不到控制,网络文学这种艺术形式或许会就此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上演的客观事实。

目光短视也是网络文学作品发展乏力的根源,创作者在作品尚未成熟以前,就被资本力量的诱惑所打动,仓促上线不但没有调动起观众的期待,反而受到大数据的影响,瞬间涌现出大量的同质化作品,这不但没有满足观众的高品质需求,反而因为大量抄袭行为的出现,使得观众丧失了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期待,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沉重的打击。

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文学领域要想出现精品,首先要能够在如今这个资本化的时代能够有足够的耐性,只有真正激发出创作者的灵感和热情,才能在创作过程中有灵光闪现;其次是创作期间要有充足的素材,无论是线下文学创作还是网络文学创作,没有灵感和素材的作品是无法体现出生命力的,只有尊重厚积薄发的创作理念,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更多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