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有一堆符号看不懂

不要元素周期表!!
特别是那个“γ”什么时候代表“伽马射线”什么时候代表“中微子”啊
α到底有多少种意思
另外p.n.d……代表什么??

一、
γ射线,又称γ粒子流。

γ-ray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首先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γ射线是因核能级间的跃迁而产生,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γ射线 。γ射线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当γ射线通过物质并与原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正负电子对三种效应。原子核释放出的γ光子与核外电子相碰时,会把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电离成为光电子,此即光电效应。由于核外电子壳层出现空位,将产生内层电子的跃迁并发射X射线标识谱。高能γ光子(>2兆电子伏特)的光电效应较弱。γ光子的能量较高时,除上述光电效应外,还可能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γ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均有改变,从而产生康普顿效应。当γ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静质量的两倍时,由于受原子核的作用而转变成正负电子对,此效应随γ光子能量的增高而增强。γ光子不带电,故不能用磁偏转法测出其能量,通常利用γ光子造成的上述次级效应间接求出,例如通过测量光电子或正负电子对的能量推算出来。此外还可用γ谱仪(利用晶体对γ射线的衍射)直接测量γ光子的能量。由荧光晶体、光电倍增管和电子仪器组成的闪烁计数器是探测γ射线强度的常用仪器。

通过对γ射线谱的研究可了解核的能级结构。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γ射线对细胞有杀伤力,医疗上用来治疗肿瘤。

γ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它的波长比X射线还要短,一般波长<0.001纳米。在原子核反应中,当原子核发生α、β衰变后,往往衰变到某个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仍是不稳定的,并且会通过释放一系列能量使其跃迁到稳定的状态,而这些能量的释放是通过射线辐射来实现的,这种射线就是γ射线。

γ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本领。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

二、
α射线,也称“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α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α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测定,确定α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卢瑟福1898年发现铀和铀的化合物所发出的射线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极易吸收的,他称之为α射线;另一种有效强的穿透能力,他称之为β射线。后来法国化学家维拉尔又发现具有更强穿透本领的第三种射线γ射线。由于组成α射线的α粒子带有巨大能量和动量,就成为卢瑟福用来打开原子大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有力工具。

卢瑟福用镭发射的α粒子作“炮弹”,用“闪烁法”观察被轰击的粒子的情况。1919年,终于观察到氮原子核俘获一个α粒子后放出一个氢核,同时变成了另一种原子核的结果,这个新生的原子核后来被证实为是氧17原子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嬗变,使古代炼金术士梦寐以求的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空想有可能成为现实。当时卢瑟福写了一本书就取名为《新炼金术》。

危害性
α粒子释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外部不构成危险。 然而,释放α粒子的物质(镭、铀等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将是十分危险。它就能直接破坏内脏的细胞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5
n: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电子层数; p d 指的是电子层的亚层, 而不是指亚层轨道
α表示:α射线,角度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号ν表示。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
第2个回答  2013-11-15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备注

相对原子质量
Ar

1
 
相对分子质量
Mr

1
 
分子或其他基本单元数
N

1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每摩[尔]
mol-1
 
摩尔质量
M
千克每摩[尔]
kg/mol
中学化学一般用g/mol

摩尔体积
Vm
立方米每摩[尔]
m3/mol
中学化学一般用L/mol

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B的浓度
cB
摩[尔]每立方米或摩[尔]每升
mol/m3 mol/L
中学化学一般用mol/L

B的化学计量数
nB

1
 
B的质量分数
wB

1
 
B的摩尔分数
xB

1
 
长度
l或L

m
中学化学还常用cm、nm等

质量
m
千克(公斤)
kg
中学化学还常用g、 t

体积
V
立方米
m3
中学化学还常用mL、L、cm3

时间
t

s
中学化学还常用min、h、d

密度
ρ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中学化学一般用g/cm3或g/L

压力、压强
P
帕[斯卡]
Pa
中学化学还常用kP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反应热
△H
焦[耳]每摩[尔]
J/mol
中学化学还常用kJ/mol
第3个回答  2013-11-15
你查查爱因斯坦的就知道了
第4个回答  2013-11-15
是啊,我 连见都 没见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