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就读的感觉怎么样?

如题所述

我上清华第一天的课程是微积分,教书的是一位个子不高,但很精干而且特严肃特严格的女老师。刚上课,她就吓唬我们:讲一练二考三。她讲课特别麻利,写板书也特别快,还没事经常提问题。我同宿舍一个从黄冈中学保送来的同学宋鹏,特别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老师一问,他不举手就回答,回答的时候故意拉长音,回答完了还一阵坏笑,班上还有挺多这种喜欢显摆的同学,整体来说大家情商基本上都不高,高中的时候,我也喜欢显摆,接老师话,搞恶作剧,用智商碾压别人。到了清华也想,不过奶奶的熊,发现有些脑残同学反应速度太快了,根本轮不上你开口得瑟。
这位数学老师每周三晚上会在清华五教答疑。基本上人满为患。我们读大一的时候,老师如果留的作业量是5道题,大部分同学都会10道甚至20道题目。这可能是读高中时候的惯性,我把它称为无约束下的自觉态,这种习惯很多清华同学保持到了毕业工作,没有工作brief时会自己给自己找brief。答疑时,同学们带着困惑去求助老师。一些同学,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宋鹏,印象中还有我宿舍从江苏考来的蒋恒飞(这个奇葩毕业于如皋中学,他们学校为了赌他能考全省状元,本来他可以保送清华的被他们学校给放弃了。结果呢,他没有考到全省状元啦),找老师答疑是为了向老师展示自己更高超的解题技巧或者给老师挖个陷阱让老师栽跟头或者纯粹是为了谄媚老师求表扬。我呢,每天就像吃瓜群众一样听着这些大神讲跟老师斗智的故事,然后默默做微积分。我也跟微积分老师请教过一些问题,她都很耐心地讲,但是就算是耐心,讲述的速度也特别快。你在她旁边的感受就是,妈的,难道刚才那一瞬走神了,怎么从这一步跳到那一步的……
有一天我的老师很感慨地说,如果20年后,你们毕业了还记得怎么微分和怎么积分就算对得起我了。到现在,我差不多有15年没有用到过微积分了,但是我还没有忘记怎么求导,怎么积分。
我的微积分老师叫华苏,大学毕业的时候才知道她是华罗庚的女儿。
我在清华还读过中文系。我高考的时候语文没有及格,语文是我最讨厌的学科。其实呢,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害怕写作文标题。高考写作文时,我就想先不要着急,把文章的字数凑够了800,然后再编一个标题。结果呢,晚上回到家,大呼一声坏了,标题还没写呢。我就这种水平的人,后来进了中文系。我们有一个课程是学习小说写作。当时我还是蛮头疼的。老师是新从华东师范大学转到清华来的。这个老师很有意思,上课的时候他就讲他是如何学习从笔稿写作转换成用电脑写作,在清华如何融入这么庞大的工科气氛中,如何跟各种工科学究打交道的故事。他上课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各式各样的流派深入浅出的描述出来。他跟很多作家朋友是哥们,他说他有个哥们叫余华,以前是个牙医,后来写了小说。他经常去余华那玩。他还讲他和苏童的各种段子。其实呢,在这之前我对余华和苏童的了解几乎等于零。我老师很推崇他那个圈子里的大哥马原,我问了我在汽车系读研究生的同学,大家都不知道马原是谁。因为是我老师的哥们,我还真去买了余华的小说读。这时候对写作,突然有了兴趣。那一年,我学习了卡夫卡的小说,学习了普罗斯特的小说,学习了波德莱尔的诗歌。我们课程的作业就是写小说,我也真正写了自己的第一篇学习先锋派风格的短篇小说,也是至今为止写过的唯一一篇。我的老师还给我的小说写了点评和建议,虽然我现在都忘记他写了啥。
教我写作的老师叫刘勇,笔名格非。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年,他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成为了超级大神。
这就是我在清华的体验,原来每天看起来很平淡日子、平凡无奇枯燥乏味的老师、喜欢装逼得瑟爱显摆智商的脑残同学,十几年后回头一看,都是很好的回忆。
所以呢,如果有能力考上清华和北大,就选择清华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7

我读书比较早,01年来清华念书的时候,13号线都还没有建好,记得是从火车站坐大巴去的学校,如果当时变卖全部家产在华清嘉园买房的话。。。唉现在想起来都是泪,不说了先去搬砖。言归正传,说说我在清华学习六年(4+2)的几点体会,大家已经说的我就不重复了,来说点非主流的吧:
1.极端,特别以及狂热的重视体育教育
这方面与我的高中母校南京师大附中不谋而合,清华作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推崇“至少健康的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入校第一件事是体能分班测试,接下来发跑票(现在可能取消了),军训20公里武装拉练,新生赤足运动会,鼓励学生参加马拉松,每学期都有三千米体育考试,一两年下来感觉身边充斥着各种魔鬼筋肉人,9号楼旁边的东操场一直到深夜都可以听见绵延不绝的扛铁和呻吟声(-_-b)。学校体育设备硬件一流,游泳馆是我目前遇到过的最好的没有之一,对了还有攀岩设施。大三往上提供非常丰富的体育选修课,我在校学习期间曾经尝试过棍术,刀术(老师是全国武术冠军),定向越野,散打,赛艇,街舞等选修课,有效提升逼格,你值得拥有。
2.丰富的发展路径和多元的评价体系
入校的时候,我系基本都是学霸,仅我们对门宿舍就有湖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的高考状元。但是一入贵校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学习不是学校唯一(虽然GPA依然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我的同学中,有的人师从高人,专心学术,而立之年遂成名校教授;有的人人情练达,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也有的人白手起家,纵横捭阖,做出市值几十亿的企业;当然,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各行各业默默的耕耘。应该说这些都是在学校时候打下的基础。总的来说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大师,兴业之匠,治国栋梁。用新华字典里的话来说就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第2个回答  2017-11-27

一、学校非常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官方数据,校本部306公顷,这个数字有多大,打开百度地图,旁边的“万园之园”圆明园,面积350多公顷,其中40%为水域;再往远一点看颐和园,面积293公顷,75%为水域,而清华校园水域基本可以忽略。
庞大的不只是校园本身,整个学校里的各个角落都透露着夸张的大气,或者说排场。比如北方高校中档次顶尖的宿舍,20+个的食堂,3大主图书馆及若干分馆,投资一亿的新清华学堂,以及这些年来始终不停歇的大兴土木之下起得一个比一个牛逼的新楼……

二、巨大的校园最直接的衍生物,就是自行车。
汽车塑造了美国,而塑造清华的当然是自行车,清华是骑在两个轮子上的学校。从踏进这座校园的第一天,到离开这座校园的最后一天,自行车就是这里比学生证还要好用的身份证明,通过西门保安最简单的通行证。
下面这些在清华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许在其他学校眼里会相当不可思议,比如:
1. 宿舍楼要专门架空底层,用作划有专属车位的自行车停车场,但即便如此停车位依然时常紧缺。
2. 大课之间几乎天天出现自行车大堵车的奇葩景象。
3. 各种酒席哪怕喝得再猛,也必须要有清醒的人,负责把大量自行车运回去。
4. 即便是倾盆暴雨或凛冽寒风,人们出行时仍然会义无返顾地骑上车,那是真正风雨无阻。
自行车把这里的生活节奏提的相当快,骑上踏板的那一刻,一股无形的压力便会推着你前进,上课时在赶路,下课去食堂在赶路,晚上上自习还是在赶路,无时无刻不在奔忙中。

第3个回答  2019-01-23
我要起飞了,别拦我,清华的讨论贴我都敢点进来了
第4个回答  2019-05-26
感觉每天都在为学分绩疲于奔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