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怎么办?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怎么办?

今天3月18日入职.9月4日离开。8月28日曾申请9月底离职老板未签字。过后直接找我,现在走,我说不能走,我申请月底。老板说差这点钱你不用来上班,工资给你开。我说不用。他说给你两个月时间考虑随时回来!

工资每月10日开,曾在国庆期间工资只发了2000,不是全部基本工资。提成未发,报销款600多未发,培训费1200未发。

曾见过面打过电话,但是未录音。说过几天。

在打电话不接拒绝拉黑。

今天10月21号突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不发工资了,因为有退费和公司合承担一半。

打卡用公司电话。有银行发工资记录。

其他证明没有。

现在本人想要

1.剩余工资。报销款,培训费,提成。

2.未签劳动合同,想要补偿双倍工资

这两点找仲裁是否成立?难度大么?没有其他证据,可以找邻居和同事证明工作过。

银行卡有记录。

可以起诉的,没有签劳动合同想辞职可以随时走人的,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储存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是通常所称的一般时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这在司法实务中称为特殊时效,即在职期间劳动报酬争议不适用时效限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没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当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和处理,如果是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则属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不仅可以直接辞职走人,还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双倍工资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4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离职,公司就不发放工资,可以反映到就业局解决,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申请双倍工资赔偿。
第2个回答  2019-10-25
如果是试用期你只要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就可以离职了,如果是超过试用期一个月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你随时以此为由可以离职,你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发工资,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再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24
由于入职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公司不发工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去人力资源保障中心举报投诉,最好能把同事一起带过去说明情况,反映之后相关部门很快就会过去处理解决的。
第4个回答  2019-12-24
您好,建议去劳动仲裁。前提是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不是可以直接起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