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呢?

如题所述

1、个性冷漠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关系的监护人需要给与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如果都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很容易引起性格孤僻,缺少依赖感和安全感。在长大后多表现为个性冷漠,不愿与人接触,更习惯于同自己交流。

2、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教育十分重要,倘若父母只带给孩子威严和要求,幼小的内心会缺少温情的东西,即便长大后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佩服的成绩,内心也会充满了失落和寂寞,表现为总是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缺少爱的表达

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关爱和在乎的表达,孩子通常也无法体会和表达。或者他们成长以后会对人忽冷忽热,难以分辨他人情谊的真假性,对交友以及情感的需求度很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4

说话,做事,容易走极端,安全感缺失,缺少表达爱的能力与技巧。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五点特征:

1、安全感缺失。  

需要更明确,牢固的互动关系,要么就退缩在一边干部脆不接触,一但开始,就盼望牢牢抓住不放。  

2、缺少表达爱的能力与技巧。

她们表达情感,往往比较简单直接,生硬。爱或者不爱,不能暧昧与灰色地带。  

3、性格上多为内向型,孤僻,认死理。  

对事物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一个眼神的游离;一个句无心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她们就能脑补出整部背叛的剧情。  

4、行为上常在两个极端摆钟。  

特别安静或暴躁,对身边人与自己有攻击性。摔东西,说极端的话,敢跳楼,割腕。  

5、占有欲强,对亲密伴侣索取与付出很彻底。  

她们身陷冰窟,却向往烈焰。  物极必反,小时缺什么,长大了就渴望自己能获得满足,又怕失去打回童年的无边地狱。  

对从小缺爱的人,我们要及与更多些耐心,明确态度,用热情真诚,慢慢暖化她们,如果针锋相对,会适得其反,后果不堪设想。

第2个回答  2019-06-24

敏感:高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细节,能够细腻的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并被某种情绪所困扰,做事情小心谨慎,反复思量。多疑:对伤害耿耿于怀,容易抱怨指责别人,往往别人的一句话会过度解读。

不自信:做什么事之前都先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认为自己不配获得幸福。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害怕改变,有控制欲,依赖别人,他们不爱自己也否定别人的爱,不断想要跟全世界证明自己。

这些性格特质具体融入到细枝末节的生活中,会呈现出三种状态:一种是要很多很多的爱,对爱的极端渴求;一种是对别人的爱极其冷漠,宁愿伤害别人,不能让自己受伤;还有一种是不会表达爱,明明很爱却说不出口、言不由衷。

第3个回答  2020-09-19

有人用童年去治愈他的一生,有人用一生去治愈他的童年,童年的经历给人带来的影响是终身的,一个没有爱的童年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三观的养成,比如说不太相信这个世界有爱,也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装在瓶子里的人,与别人之间建起了一个能看见彼此却又永远不能触摸的屏障,不敢去与人接触。

爱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爱是可以像火种一样传递的,但是当一个人感受到爱过少的时候会失望,一方面渴望爱的到来,另一方面他又拒绝着别人送来的爱,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没有人爱的日子,所以久而久之就就变成了一个形单影只的独行侠。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之后性格可能会产生极端,有可能是一个极其外向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极其内向的人,过分的外向是想极力的摆脱内心的孤独而穿上的外套,但内心仍然是泡在冰水里的,还在孤独着,还有另外一种已经习惯了孤独并且毫不掩饰孤独的人,他们可能对爱已经绝望了,已经不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

曾经我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他的欲望值是很低的,仿佛不容易信任别人,自己过着自己的日子,在大家的关注之外,在社会的边缘之外,有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住着一个不起眼的房子,一个人上超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我不知道她躺在床上之后有没有所牵挂,但我知道她的内心是孤独的,也许她的心中也会有那个鲜花盛开的地方无人踏足吧。

童年应该生活在童话般的故事里,长大就是逐渐脱离那个童话般的世界,当别人长大之后回忆童年的色彩时,总有一些人想起来的都是灰色。

第4个回答  2020-09-18

缺爱的人,我觉得有两个极端,你可能会走向特别爱自己的方向,只在乎自己;又或许,你会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在生活中不卑不亢才是处事真理!





我生活在一家健全的家庭,其实在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是没有办法谈论这个问题的,但是在我周围却有许多人小时候却爱的。


前些年,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震惊的。一家四口有着幸福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那么的不易。我们当时就住楼上楼下,我们也经常串门,他原本是只有一个孩子的,但是后面想再生一个。然后没多久就真的怀孕了,现在他们家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大妹妹五岁。


其实,在我看来父母的爱都是平等的,但是他们家父母的确是比较偏爱小女孩一点,因为她比较小,需要更加的照顾。每回两个孩子打架这些,妈妈不管谁的错都会怪哥哥,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上也伤着了。


逐渐的,许多人就拿两个孩子进行对比,都会说妹妹怎么乖这些。在这之前,很多饭局上,亲戚都会和他开玩笑,说以后爸爸妈妈不会要你了,就要你妹妹了。


这样什么都不懂得小孩子,别人却用逗自己开心的方式,让他心灵受到一定的伤害,也没有人去正确的指引他的心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走上误区,这个孩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天,在什么都不懂得时候,就他和妹妹在家,然后家里灶台上居然还烧着水,小孩子太贪玩,就给忘记了。然后,家里就着火了,结果小男孩就只顾自己,跑出去了。妹妹当时孩子睡觉,他都没有去叫醒她,幸好火势不太大,邻居发现之后,进去把妹妹给报出来了。



大家都在问,问什么他没有去叫她妹妹,他回答说,我就是不想叫她,自从有了她之后,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也不关心我了,她不在了是不是就可以回到以前了。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只是觉得父母会觉得自己有多失败,这么小,心却那么狠。但是这也不能怪那个男孩,那么懵懂的年纪,需要人关爱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爱被别人分享了,也没人指引他,发生这样的是必然的。


但是这个男孩自从经过这个事情后,他的爸爸妈妈知道问题出在那里,就经常教育他。现在,他已经在读大学了,在生活中,是一个热情助人的人,在家里,最宠的就是他这个妹妹了,他们两个现在感情特别的好。


缺爱,是可以弥补的,有的人从小就生活在离异的家庭,性格沉默;但是有的人却依旧坚强的生活,变得更加珍惜亲情。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小时候缺少爱的人,或许在长大以后,面对爱情会有障碍、有恐惧,爱情也是一个治愈的方式。


缺爱的人,长大以后也各有各的特点,有的人变得特别有心计;但是有的人还是保持一颗美丽的心,勇敢向前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