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中尼,万古如长夜”是出自那位诗人的诗句啊?

这句诗是说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

出处:朱子语类

作者:黎靖德

朝代:宋

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仓促。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追问、责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

译文:看书的时候需要先观察一遍,然后需要读出口。然后思考,其中的道理,将道理铭记心中,才有所收获。如果说错有虚心接受错误,听取别人意见。在中和。不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应该理解其中的道理,辨别真假,不能面目相信,不断寻找追问,理解其中道理,才能成为公认的文人。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四库提要记载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宋咸淳庚午导江黎靖德编。初,朱子与门人问答之语,门人各录为编。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明等三十二人所记为四十三卷,又续增张洽录一卷。刻於池州,曰《池录》。嘉熙戊戌,道传之弟性传续蒐黄干等四十二人所记为四十六卷,刊於饶州,曰《饶录》。淳祐己酉,蔡杭又裒杨方等二十三人所记为二十六卷,亦刊於饶州,曰《饶后录》。

其分类编辑者,则嘉定己卯黄士毅所编,凡百四十卷,史公说刊於眉州,曰《蜀本》。又淳祐壬子王佖续编四十卷,刊於徽州,曰徽本。诸本既互有出入,其后又翻刻不一,讹舛滋多。靖德乃裒而编之,删除重复一千一百五十馀条,分为二十六门,颇清整易观。其中甚可疑者,如包杨录中论胡子知言以书为溺心志之大穽之类,概为刊削。亦深有功於朱子。

《靖德目录》后记有曰:朱子尝言《论语》后十篇不及前,六言六蔽,不似圣人法语。是孔门所记犹可疑,而况后之书乎?观其所言,则今他书间传朱子之语而不见於《语类》者,盖由靖德之删削。郑任钥不知此意,乃以《四书大全》所引,不见今本《语类》者,指为或问小注之证,其亦不考之甚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子语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5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句什么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挂在《凤凰网》的首页上已有些时日了。每每看见,老大的不爽。最近和一网友争论孔子思想,也顺便争论到这句话。有人认为孔子思想是“平等”的、“民主”的,并举“有教无类”做例。在下颇不以为然。认为“有教无类”有局限:一是排斥“下愚”,即下层劳动者;二是排斥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受学校教育。有人还是不同意。问语出何典。于是又答:“上智与下愚不移”请作何解?、“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先不说句读如何;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有女子学校教育吗?)请作何解?“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不仅恐怖,而且不符合历史事实,同时有害。孔子本人都承认,在他之前有周公,有老子……入太庙,每事问,若是此前是什么“长夜”,何须“问”。所以此句是腐儒和历代统治者的“马屁话”,吓唬人的话。后人只配作孔子的学生,说句“不是”,脑袋就要被挂在旗杆上;一部“四书”、“五经”被读了两千年没有任何变化,这大概是中国缺乏创新,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后世人不应该继续继承这一衣钵
第2个回答  2013-11-15
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第3个回答  2013-11-15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俗语,没有具体出处
第4个回答  2013-11-15
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