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几点建议

如题所述

  一、加强联系沟通,用信息工作连接党外干部。用信息工作推动建言献策,通过信息工作,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基本情况,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他们来自众多的党外干部之中,而要在众多的党外干部中选拔和培养党外干部——即党外代表人物,统战部门必须要有一整套信息联系制度,要用经常性、制度性的作息联系制度,才能随时掌握党外干部的结构、基本分布、主要特点,并加以分析预测,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培养对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广大党外干部,他们奋斗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们善于从各个专业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通过信息,推动建言献策,使他们的建言献策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统战部门应建立拓宽党外干部信息反映渠道,推动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多做贡献,从而增强党对他们的凝聚力。
  二、广交、深交朋友,用真诚关怀温暖党外代表人物。用真诚关怀温暖党外代表人物,重点要通过交朋友作为工作平台,建立工作渠道,使之进入党和政府工作部门的视野,统战部门应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及时把工作触角处伸到党外干部的群体,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紧密团结各界人士,不断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由此可以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反映和意见,从而促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化;同时可以得到大量信息,了解思想动态。我们广交党外干部的办法很多,可以到党外干部朋友家看望,也可以请党外朋友来办公室交谈,一句话“交朋友”三个字重若千斤,一定要真交朋友,相互交心,用挚友、诤友的关怀温暖党外干部,绝不能只满足于逢年过节的看望,搞一阵风,做一个样子。
  三、增强凝聚力,用适当的条件留住党外干部。党外干部也是国家的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要用一些生活上的关心和政治上的适当条件留住党外干部。这些所谓的适当关心和条件,目的是指我们的统战部门要善于把握整体党外干部的主要特点,对其中政治素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较好的优秀人物,实施重点培养,要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政治培训的机会,适当安排参政议政活动等途径,对他们专业上积极支持,政治上主动关心,帮助他们提高社会影响力,争当带头人,最终实现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物的根本目的。
  四、用从严的工作作风,推荐党外代表人物。推荐党外代表人物,是统战部门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最终目标,能否推荐好党外代表人物,关系到党外干部工作的前途和发展,是统战部门搞好党外干部工作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抓好自身建设,用从严的工作作风做好党外干部推荐工作,同时要坚持任人为贤、反对任人为亲,按照干部选拔作用条例,真正做党外干部推荐选拔工作。总之,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真正把那些有识之士推荐到党和政府的领导岗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五、逐步改善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环境。要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我们必须从逐步改善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环境入手。第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特别是各级同级党委,要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求真,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中务实,要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情况中求真,在探索新规定,解决新问题中务实,结合实际,针对党外干部的特点,努力在培养选拔作用党外干部方面有新进展,要改变过去少数领导由于对党外干部的认识不足,简单地把干部是否积极、上进的标准归纳为是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政治进步”的标准简单地以是否入党衡量。这些不公平的暗线标准,在一部分党外干部心目中形成阴影,因此一些党外干部,特别是一部分党外领导干部,他们因不甘“政治落后”而放弃党外干部身份。第二是县级组织部和统战部应充分发挥地方党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会,、座谈会等有利条件加强统战理论的宣传教育,使中共中央关于要有意识地把一些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精神得到认真贯彻,切实提高基层党政一把手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必要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关心和帮助党外干部搞好自身建设,为鼓励党外干部继续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1
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具体表现,是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措施,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作了重要论述,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观点。这些重要思想观点,为我们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按这些指明方向去实现几代领导的重要思想观点,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还十分艰巨,还需要我们做出较大的努力。特别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面临这些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又必须在巩固根本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团结新的社会阶层,更多地增加反映时代要求,不断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输送人才。这就更需要我们具有一支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工作队伍,去对这些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分析,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努力开创新局面。一、加强联系沟通,用信息工作连接党外干部 用信息工作推动建言献策,通过信息工作,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基本情况,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他们来自众多的党外干部之中,而要在众多的党外干部中选拔和培养党外干部——即党外代表人物,统战部门必须要有一整套信息联系制度,要用经常性、制度性的作息联系制度,才能随时掌握党外干部的结构、基本分布、主要特点,并加以分析预测,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培养对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广大党外干部,他们奋斗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们善于从各个专业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通过信息,推动建言献策,使他们的建言献策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统战部门应建立拓宽党外干部信息反映渠道,推动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多做贡献,从而增强党对他们的凝聚力。二、广交、深交朋友,用真诚关怀温暖党外代表人物 用真诚关怀温暖党外代表人物,重点要通过交朋友作为工作平台,建立工作渠道,使之进入党和政府工作部门的视野,统战部门应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及时把工作触角处伸到党外干部的群体,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紧密团结各界人士,不断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由此可以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反映和意见,从而促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化;同时可以得到大量信息,了解思想动态。我们广交党外干部的办法很多,可以到党外干部朋友家看望,也可以请党外朋友来办公室交谈,一句话“交朋友”三个字重若千斤,一定要真交朋友,相互交心,用挚友、诤友的关怀温暖党外干部,绝不能只满足于逢年过节的看望,搞一阵风,做一个样子。三、增强凝聚力,用适当的条件留住党外干部 党外干部也是国家的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要用一些生活上的关心和政治上的适当条件留住党外干部。这些所谓的适当关心和条件,目的是指我们的统战部门要善于把握整体党外干部的主要特点,对其中政治素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较好的优秀人物,实施重点培养,要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政治培训的机会,适当安排参政议政活动等途径,对他们专业上积极支持,政治上主动关心,帮助他们提高社会影响力,争当带头人,最终实现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物的根本目的。四、用从严的工作作风,推荐党外代表人物 推荐党外代表人物,是统战部门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最终目标,能否推荐好党外代表人物,关系到党外干部工作的前途和发展,是统战部门搞好党外干部工作的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抓好自身建设,用从严的工作作风做好党外干部推荐工作,同时要坚持任人为贤、反对任人为亲,按照干部选拔作用条例,真正做党外干部推荐选拔工作。总之,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真正把那些有识之士推荐到党和政府的领导岗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多更大贡献。五、逐步改善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环境 要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我们必须从逐步改善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环境入手。第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特别是各级同级党委,要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求真,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中务实,要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情况中求真,在探索新规定,解决新问题中务实,结合实际,针对党外干部的特点,努力在培养选拔作用党外干部方面有新进展,要改变过去少数领导由于对党外干部的认识不足,简单地把干部是否积极、上进的标准归纳为是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政治进步”的标准简单地以是否入党衡量。这些不公平的暗线标准,在一部分党外干部心目中形成阴影,因此一些党外干部,特别是一部分党外领导干部,他们因不甘“政治落后”而放弃党外干部身份。第二是县级组织部和统战部应充分发挥地方党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会,、座谈会等有利条件加强统战理论的宣传教育,使中共中央关于要有意识地把一些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精神得到认真贯彻,切实提高基层党政一把手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必要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关心和帮助党外干部搞好自身建设,为鼓励党外干部继续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者系中共贵州省黔西县林泉镇党委书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