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淫

如题所述

这个很难,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生到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因为淫欲心的缘故。末学也是经常为此事困扰。现将莲池大师、印光大师开示中的相关文句附到下面,与师兄共勉。
(轮回根本【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无所施其勇。良平无所用其智。而离娄公输无所著其明巧者也。虽不净观正彼对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只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精微。鲜克成就。然则竟如之何。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观此想。复从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研之不休。究之不已。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轮回根本【译文】 
《圆觉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不停地轮回转生,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执着情爱和贪欲。”而且这个情爱和贪欲的心,虽然用尽千方百计想把它制伏,都不能够消灭掉。就算是像孟贲(战国时期齐国人,是古代著名的勇士)、夏育(周时著名勇士,卫人,传说能力举千钧)那样的大力士,这件事情上也无法施展其他们的勇力;即使像张良【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也有说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也称谥号文成),此后世人也尊称他为谋圣】、陈平【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伟大的谋略家。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非常公平,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那样有智谋的人,他们的的智慧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办法;就连离娄(离娄,古时候视力特别好的, 黄帝时人也。 黄 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 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公输般【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那样聪明灵巧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的人,对灭除情爱和贪欲也是没有一点办法。虽然佛经中教给众生修习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修此观可治贪欲。)的方法,正是对治情爱和贪欲的方法,然而我们这个世间一般的人都是罪障深重,被五欲影响深远的。只能看到美丽的外表,而不能看到其外表下污秽、肮脏的一面。不净观的方法法虽然精深微妙,却很少见到有成效显著的修行人。那么对于这个情爱和贪欲到底该怎么来灭除呢?《四十二章经》上说:“说淫欲的念头就生在你心意里边,是由你心意生出来的。这意又怎么生出来呢?就由思想生出来的。(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现在直接观照这个淫欲的念头思想,又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这样深入地探求,仔细的追查,又一直深入仔细的寻求追查下去,探求一刻也不停止,追查半点也不放过,就好像老鼠钻入牛角当中,欲念总有了断消灭的那一天。)-------莲池大师

◎贪者,见境而心起爱乐之谓。欲界众生,皆由淫欲而生,淫欲由爱而生。若能将自身他身,从外至内,一一谛观;则但见垢汗涕唾,发毛爪齿,骨肉脓血,大小便利,臭同死尸,污如圊厕。谁于此物,而生贪爱?贪爱既息,则心地清净。以清净心,念佛名号;如甘受和,如白受采。以因地心,契果地觉;事半功倍,利益难思。(正)对治瞋恚等义
◎凡有忿怒、淫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起,终日由佛不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日,即见大效。(续)与胡作初书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之。念佛亦然。但当尽心竭力,无或疑贰,则无求不得。(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美女,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着念,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但以薄皮所蒙,则妄生爱恋。华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华瓶。皮内所容,比粪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皮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乾惕,痛除此习。则唯见其姿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没后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即将奈何。试一思及,心神惊怖。然欲于见境不起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纵不见境,意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方可有自由分。(正)复甬江某居士书--------印光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9
1,戒色
戒色,就是对于色相的取,进行厌舍。进行适当的不净观,白骨观,入门即可,对色相的吸取进行加工,反思,形成一定的厌弃,舍离。
2,除瘾
性欲有很大的趋向力,也就是瘾,如何除瘾很关键。
第一,诚挚忏悔往昔恶业,种种邪淫,泪雨滂沱,求佛菩萨加持护念,去除邪念,邪行。
第二,持诵佛名号,如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此佛能够消除非人吸精缠扰。
第三,佩戴无佛像的多合一佛咒,此种佛咒加持力巨大,我深有体会。
第四,修诸功德,所有功德皆回向,回向冤亲债主,回向自己清净。
第五,持诵陀罗尼,大悲咒,秽迹金刚咒,大随求咒等。这些咒可以做到清净罪业,清净身心。做到这些,淫心基本消灭。至少不起现行。
3,空掉持诵金刚经,心经等般若部经典,主修念佛法门,一心念佛,把所有欲望全部空掉,不仅仅是性欲。
4,保持念佛念到无人无我的状态,常常于一切处观苦观空观无常观无我。此四大身尚且无我,何况性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18
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开始给自己找事做,让自己忙起来,戒游戏网瘾也是这个道理
第3个回答  2014-01-19
放松心态 多和朋友出去玩 培养乐观积极向上 把自己投入比较忙的工作中 自然慢慢就忘了
第4个回答  2014-01-19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节选)
若有众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
南无观世音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