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击破明朝最后一道防线的?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明朝在辽东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著名的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海关,宁远,锦州,一关两城互相呼应,明军依靠这条防线,采取向北构筑堡垒,加强堡垒间的联系,凭借堡垒坚城防御后金铁骑,步步蚕食的战略战术,有效的阻止了后金部队的南下。本来按照这个作战思想,明军在辽东的局势有望反转,可惜由于大明朝廷的腐败,崇祯皇帝急于求成,军队士气涣散等原因最终使得这条防线被后金军攻破,大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此崩塌,那么我们便来看看这条防线是如何被攻破的。

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后金部队先后于公元1619年和1621年在萨尔浒之战和浑河血战中占领抚顺,沈阳,辽阳等城市,大明军队的防线向南缩至宁远一线,在此之下,天启皇帝任用帝师孙承宗督师蓟辽,负责辽东的防务,孙承宗到达辽东后,修复宁远城,任用孙元化,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着手建立关宁锦防线,并与东江镇的毛文龙,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互相牵制后金部队,在孙承宗坐镇辽东的这四年间,后金部队的攻势明显减缓,辽东局势转危为安。

公元1625年,孙承宗被罢官,袁崇焕以宁远为根据地向北接连收复锦州,松山等地,而努尔哈赤也趁机发兵攻打宁远城,在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的抵抗下,明军取得“宁远大捷”,努尔哈赤此战过后,身亡。明军再次瓦解了后金军的攻势。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上台,年轻气盛的皇太极于1627年再次包围锦州,进攻宁远城,在袁崇焕和将士们的坚决抵抗下,取得了“宁锦大捷”,后金军久攻不下,不得不下令撤回沈阳。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皇太极不得已调整作战方向,用兵蒙古和朝鲜,先后征服了察哈尔部,敖汉部等漠南蒙古十六个部落,整个漠南皆臣服于后金,皇太极还先后两次进攻朝鲜,迫使朝鲜向清称臣,经此十年,大明朝已经被孤立于皇太极的三面包围之下。而这期间,袁崇焕也因为种种原因被崇祯皇帝赐死,辽东局势岌岌可危。

终于在公元1640年,清军兵围锦州,这次皇太极吸取之前强攻宁远,锦州失败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逼迫明军出城的作战计划,派兵攻占锦州外城,包围内城。崇祯皇帝命令洪承畴率领十三万人驰援锦州,洪承畴不敢冒进,驻扎在宁远城,伺机而战,可是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断催促洪承畴进兵,不得已,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后,率部队进军,后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一线,明军大败,洪承畴退守松山城。公元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降清,困守锦州的祖大寿不得已也率部献城归降,锦州城破。

这就是著名的“松锦大战”,松锦大战后,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至此明朝构筑的关宁锦防线崩塌,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孤城,而此时镇守宁远城的就是吴三桂。就在吴三桂在继续效忠明朝还是投降清朝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时间来到了公元1644年,这一年国内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声势浩大的由西安发兵进攻京师,崇祯皇帝急招吴三桂放弃宁远,率军勤王。可惜当吴三桂到达山海关时,便收到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消息。于是吴三桂停止进军,驻守山海关,直到山海关一战,放清军入关。


以上便是清朝如何攻破明朝最后防线更是明军在辽东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整个经过,明军的失败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当我们为明军的失败而叹息的时候,也不得不痛恨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家国安危的朝廷蛀虫,这些人才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