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八匹马”,流传千年的划拳辞令,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五魁首、八匹马都是祝福夸赞对方的用词,五魁首是指有学问,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意思。八匹马是指祝贺马到成功,前程似锦的意思。这些吉祥用语用在喝酒划拳令上也是对酒桌上朋友的美好祝愿。

一、中国的饭桌礼节


古人讲:食不言,寝不语。有教养的人家,认为吃饭是一件庄重的事情。钟鸣鼎食,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开饭。一点声音都不许发出,更不要说吵吵闹闹了。但是,这只是在家中和长辈一起吃饭,酒桌上的礼仪又不一样了。

二、酒桌划拳的演进

古代的朋友聚会,同辈相称,高兴起来就不讲什么礼数,开心了要喝酒助兴。起先是干喝,所以容易醉。后来配了下酒菜,还是不过瘾。最后,就想到了“劝酒”。中国人喜欢劝朋友喝酒,那找什么由头灌醉别人呢?自然是斗酒、猜枚和划拳了!“飞花令”,斗诗,对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普通人感觉很困难。所以,民间逐渐流行猜枚、划拳。划拳兴起于唐朝,唐末的时候叫“手势令”。就是通过手指来比划,代表一至十位数。酒客两两作对,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出手势,再以数字大小斗输赢,输的人就要被罚酒。划拳者情绪高涨,也带动了旁观者的兴致。

划拳行酒令在整个唐代都十分流行,后来礼教松动,民间越来越盛行。除了朋友聚会喝酒,自家逢年过节摆酒,或者会见亲朋的时候,也不顾“食不言”的禁令,开始吆五喝六地划起拳来。划拳行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粗俗,但是却也有“文明的规则”。比如川渝地区的人划拳,出口第一句必须得是“哥俩儿好”。也就是说,划拳是以二开头的。第一回合,不争输赢。这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重视朋友的传统思想。

“手势令”中的“一”,叫“一心”,出自诗圣杜甫的诗“与人一心成大功”。“二”除了叫“哥俩儿好”,也可以叫“二郎担山”,出自二郎救母的神话。“三”是三星高照、桃园三结义等和三有关的吉祥用语;“四”是四季发财。“五”就是文章题目提到的五魁首。明清开科取士,分诗、书、礼、易、春秋五科。各科榜一,名叫“魁首”,“五”还可以说是“五子登科”等。

“六”就是“六顺”,出自《左传》,即:君仪、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后来的六六大顺,完全变成了对个人的祝福。“七”是一个巧数,七巧板、七巧节。“八”是八匹马,周文王的八骏。“九”是九州。“十”是十全十美等等。

最初也并不是简单的“斗数”,他们有时候斗的是“五行”。把手指按金、木、水、火、土五分,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进行斗拳,这个叫“五行拳”。除此之外,还有“满蒙汉拳”、“五毒拳”、“一字不倒拳”和规则更为复杂的,带有加减算术的拳法。其中“一字不倒拳”要求划拳者出拳时,手肘必须不离桌面,划拳时去掉“一”和“十”。很多人一高兴会忘记规则,然后就会受罚。

总结:划拳令最初是从最高雅的“飞花令”之类演变出来,是唐末的人称“武酒戏”中“手势戏”的一种,划拳的兴起,和中国世俗文化的兴起有关。结语古代明经取仕,看重精通经典的学人。诗、书、礼、易、春秋,但凡精通过的其中一种,都会取得荣誉,被时人称之为“魁首”。“魁”是指天上的“北斗第一星”,有第一位和高大的意思。一个人独得五魁,那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于是喊“五魁首”,就等于喊祝你科举高中,而“八匹马”代表的是周文王的车骑八匹骏马。吆喝八匹马,也是对对方的祝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分别指的是对对面人的美好祝愿。中国文化流传下来就让人耐人寻味,不说饮酒作诗中流传下来的各种诗词,根据书中记载,我们我国在2000多年就有饮酒的风俗,也有酒令的最初形成,后来也是因为这种酒令的游戏越来越普遍,也是在民间慢慢流行,到现在各种大街小巷的酒馆里也是有这种猜拳的现象,划拳在民间的一个取乐的游戏,在汉朝时就有了,在西晋的时候已经非常的流行乐,也是开始出现了罚酒的记载,那个的时候,就在一次宴会中就做了各种的诗文,收集起来写了一篇文章,里面也是有这种罚酒的由来的,在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猜拳作诗,东晋的时候,各种军政高官,在王羲之也是为他们写了手稿,兰亭集序这是王羲之醉酒时候发挥的一种状态,当时王羲之醒了之后也是多次誊写,也是没有写出这种境界的。到了唐朝,也是有各种的划拳的手令,五魁首的寓意比较复杂,当时也是实行科举制,后面也用儒家五本经典著作来取得经魁第一名就是经魁,别人又说这是五经魁,后来更是有很深的意义,也就是希望可以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八匹马就是神话中的马,马都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当然也不只只有这些酒令,还有其他的酒令,饮酒也是日常的活动,就像现在也是有空就喝酒的,也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感情而且当时酒也是祭祀用的必需品,这也是一种礼仪文化,喝酒也不能只是喝酒所以就产生了行酒令也有着增加热闹氛围和助兴的工具,行酒令也没事每个阶层人有些不同的酒令,就比如说最底层不懂文化的人也就不明白怎么作诗,所以他们就开始营造自己的开启划拳,这些也是有自己的流派,不同地方就有着不同的流派,五魁首简单来说就是高中,八匹马是对方是个人才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20-08-16

划拳又叫“猜拳”,是一种行酒令的方式。中国民间在喝酒的时候,喜欢玩些猜枚、作诗、划拳的方式来助酒兴。作诗是文人雅士的专属,猜枚未免有些小儿科,不够激情。

这时候上去划拳,连吆喝带比划,吼得青筋暴起,喝得脸红脖子粗才带劲。那么划拳的时候,喊点儿什么好呢?自然是: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


起先“划拳”只是一种斗数的游戏,用手指计数,以谁的数字大为嬴。后来在数字的前面加上了修饰语,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前面这些修饰数字的词语,全部都是和民间文化相关的东西。

五魁首是明清科举中,通过“五经取士”,成绩位列榜首的人。六六就是大顺,取其吉祥寓意。七巧是中国一个古代节目,七巧板是一种古代益智玩具。八匹马意寓人生顺风顺水,升官、发财、坐名车。这些,统统都是民间最感兴趣的东西。

一、古代行酒令

中国人很矛盾。从前古人讲:食不言,寝不语。有教养的人家,认为吃饭是一件庄重的事情。钟鸣鼎食,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开饭。吧唧嘴儿的声音都不许发出,更不要说吵吵闹闹了。但是,这只是在家中和长辈一起吃饭,在酒桌子上又不一样了。


古代的朋友聚会,同辈相称,高兴起来就不讲什么礼数,开心了要喝酒助兴。起先是干喝,所以容易醉。后来配了下酒菜,还是不过瘾。最后,就想到了“劝酒”。

中国人喜欢劝朋友喝酒,那找什么由头灌醉别人呢?自然是斗酒、猜枚和划拳了!“飞花令”,斗诗,对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普通人感觉很困难。所以,民间逐渐流行猜枚、划拳。

划拳兴起于唐朝,唐末的时候叫“手势令”。就是通过手指来比划,代表一至十位数。酒客两两作对,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出手势,再以数字大小斗输赢,输的人就要被罚酒。划拳者情绪高涨,也带动了旁观者的兴致。清代《汉江师承记》中说,这个叫“拇指分曹,杂以谐笑”。


划拳行酒令在整个唐代都十分流行,后来礼教松动,民间越来越盛行。除了朋友聚会喝酒,自家逢年过节摆酒,或者会见亲朋的时候,也不顾“食不言”的禁令,开始吆五喝六地划起拳来。

划拳行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粗俗,但是却也有“文明的规则”。比如川渝地区的人划拳,出口第一句必须得是“哥俩儿好”。也就是说,划拳是以二开头的。第一回合,不争输赢。这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重视朋友的传统思想。

“手势令”中的“一”,叫“一心”,出自诗圣杜甫的诗“与人一心成大功”。

“二”除了叫“哥俩儿好”,也可以叫“二郎担山”,出自二郎救母的神话。

“三”是三星高照、桃园三结义等和三有关的吉祥用语;“四”是四季发财。

“五”就是文章题目提到的五魁首。明清开科取士,分诗、书、礼、易、春秋五科。各科榜一,名叫“魁首”,“五”还可以说是“五子登科”等。


“六”就是“六顺”,出自《左传》,即:君仪、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后来的六六大顺,完全变成了对个人的祝福。

“七”是一个巧数,七巧板、七巧节。

“八”是八匹马,周文王的八骏。

“九”是九州。

“十”是十全十美等等。

二、划拳的沿革

划拳最初的规则偏难,要专门向人学习,才能行酒令。相传,后周时期,有一个叫史弘肇的都指挥使,因为在酒席上学划拳,学了很久都学不会。于是坐到一个姓阎的人身边,想得到他帮助。结果宰相苏逢吉嘲笑他,学不会就算了,反正有姓阎的人在,不怕被罚酒。


没想到,史弘肇的老婆本是一名酒妓出身,听到苏逢吉的话,以为是取笑自己。于是冲出来对苏逢吉破口大骂,后来还要动手打他。吓得苏逢吉冲出门外,骑马便逃。

今天,我们见到的划拳令都十分简单,但是在唐代的时候却有许多讲究。最初也并不是简单的“斗数”,他们有时候斗的是“五行”。

把手指按金、木、水、火、土五分,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进行斗拳,这个叫“五行拳”。除此之外,还有“满蒙汉拳”、“五毒拳”、“一字不倒拳”和规则更为复杂的,带有加减算术的拳法。

其中“一字不倒拳”要求划拳者出拳时,手肘必须不离桌面,划拳时去掉“一”和“十”。很多人一高兴会忘记规则,然后就会受罚。


总而言之,划拳令最初是从最高雅的“飞花令”之类演变出来,是唐末的人称“武酒戏”中“手势戏”的一种,其余“武酒戏”包括:投壶、射箭、曲水流觞等。

“划拳令”最初包含有带古代阴阳学的“五行令”,后来变为民俗的“五毒令”,最后成为削减规则,彻底通俗化的斗数令。所以,划拳的兴起,和中国世俗文化的兴起有关。

结语

古代明经取仕,看重精通经典的学人。诗、书、礼、易、春秋,但凡精通过的其中一种,都会取得荣誉,被时人称之为“魁首”。

“魁”是指天上的“北斗第一星”,有第一位和高大的意思。一个人独得五魁,那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于是喊“五魁首”,就等于喊“祝你考上清华北大”一样吉祥。

而“八匹马”代表的是周文王的八骏。周文王是西周的开创者,古代著名的贤德君王,他的车骑是八匹骏马。吆喝八匹马,就是吆喝世界名车,如劳斯莱斯。


等于说,先祝你考上清北,再祝你当官发财,坐上名车。

“五魁首”这个酒令词是口口相传的。科举被废,后代的人们不知道有五魁存在过。于是,有人只知其发音,并不知字意,把它写成了“五葵手”。

第3个回答  2020-09-19

我最爱答这类问题啦。

年轻人的饭局或者KTV聚会总少不了一种游戏,那就是划拳。划拳令是酒令的一种,也叫手势令。因为酒令在喝酒时可以起到助兴的作用,所以这种游戏非常流行。

其实,酒令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汉朝时就很盛行。当时行酒令的方式是掷骰子,后来演变为雅令,也就是互相作诗、对对联等,花样很多。

传统的划拳是两人同时伸出一只手,可以攥拳,表示零或伸出一到五个手指,出手的同时两人得分别喊出一个数。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数相加与其中一个人嘴里喊出的数字相同,那么,这个人就算赢了,猜输的就要喝酒。

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就是“五魁首、八匹马”了。“五魁首、八匹马”的说法是划拳时的呼词,代表你猜两人出的数字之和是5或者8。

“五魁首”实际上是“五经魁首"的简化。“五经”即《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经魁首”代表的含义是金榜得中,飞黄腾达。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民间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说:明朝永乐皇帝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以后,自以为是 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 。有一 天,他忽然心血来潮,改名换姓, 扮成个应试考生,想去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华。他认为自己一 定能够夺得魁首。谁知金榜一 出 ,永乐皇帝只得了个第五名,主考官见皇帝很不高兴地走了,怕他怪 罪下来,就在榜上加上注释 : “ 本科新例 , 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这件事传到民 间,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 后来在酒席上划拳时,人们也戏谑称其为“ 五魁首” 。(此为民间故事,冬青还是觉得前一段来源更为准确。) 

“八匹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马车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 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也有人以“八仙人”取代“八马”,这个具体要看各个地方的说法。

再补充几个,“一心敬”,此出自唐代诗圣杜甫 的《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敬 酒,同心共饮的心愿。“

“三星照”系所盼福星、禄星、南极 老寿星高照。“三桃园”或“三结义”则是指刘关张三兄弟。

“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露,他 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而“六六六”则指的是六顺,这与我们通常说的六六大顺”不同。“六顺”是指“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六方面,《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 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为六顺”。

“七枚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 取胜,祝贺牛郎喜会织女,俗称“七”和“乞”谐音故之。“

“久长”据《史记》记载:“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后人取 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借寓人们相聚美酒 不尽。

“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 自称“十全老人”。后理解为“十全十美”。

第4个回答  2020-09-17
划拳辞令是古人单单喝酒避免无聊而找的乐子。”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五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经典书籍。魁首是第一的意思。所以”五魁首“结合起来的意思是取得第一名,飞黄腾达。”八匹马“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八匹神马,被称为八骏。最早指为周穆王拉车的八匹马,每匹马都十分厉害,后成为神马的代名词。所以“八匹马”的含义就是对方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