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语文课本上描写的历史事迹后来被发现是杜撰的?

如题所述

语文课本作为全国上亿学子的通用课本,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为我们传递知识,帮助曾经幼小的我们睁眼看世界。

儿时,我们将语文课本奉为至理名言,只要上面的内容绝对是正确的,从没有怀疑过。然而,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接触的知识更多之后,发现我们曾经奉为“至理名言”的语文课本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其中有不少当时深信不疑现在却被打脸的事实。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些骗了我们这么多年的课文。


一是《长城砖》。曾收录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长城砖》,是我们无数人的回忆,课文讲述了一块普通的长城砖被送到美国展览,得到了外国人高度的赞扬的故事。在文中,一个宇航员的话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当时,读这里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原来在太空都能看到我们的万里长城,好牛呀!然而,直到2003年10月16日,当央视记者白岩松问杨利伟:“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杨利伟的回答推翻了无数人信奉多年的一个“事实”:“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二是《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0课137、138页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爱迪生借助镜子英勇救妈妈的场景,借助这个场景,来写出爱迪生的聪明机智,爱动脑筋的品质精神,同时爱迪生对母亲的关爱,令我们感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根据历史资料,爱迪生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课文所叙述的内容根本不存在。

三是《日月潭》。在文中进到“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是可能我们儿时对祖国宝岛台湾省日月潭最早的认知,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去看看日月潭。但是就这短短几句话中,至少有三处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台湾省最大的湖其实是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其次,湖中小岛本名珠屿,“光华”一名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曾使用过,但1999年之后已经按当地原住民语言改为“拉鲁岛“”;最后,这里日月潭名称来历的解释,现在考证发现,最早记载日月潭的是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所著《蠡测汇抄》一书,而其中明确记载:“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并非是因形状如日月得名,而因水色不同得名。


四是《华盛顿砍倒樱桃树》。讲述了美国历史上关于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少年时期的一则小故事。《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中,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当时,我们为华盛顿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品格所钦佩,是我们儿时学习的榜样。然而,樱桃树的故事除了Weems的传记以外,再没有别的证据。1904年Joseph Rodman发现Weems从英格兰出版的关于华盛顿的小说集里面剽窃了一些传闻。樱桃树的故事没有别的来源,Weems的可靠性也遭受了质疑。随后,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除此之外,最明显的一个错误就是关于名人吃墨汁的故事,在语文课本中陈毅、书圣王羲之、郑板桥等一帮名人都在不同的篇章的中出现了为了学习废寝忘食,将墨水吃到嘴里的内容,以此来教育我们好好学习。然而,到底他们故事的出处在哪里,到底是谁吃了墨汁呢?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人迷茫呀!还有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很多错字,美其名曰“通假字”,但是你考试写一下试一试,绝对是错误,误导我们这些无知儿童呀!

实际上,不止这些课文,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悲壮的两小时》多篇文章也都存在时空、常识错误之嫌,如今重读,真是意想不到,骗得我们好苦呀!各位,你们发现哪篇课文让你匪夷所思?为了传递种成人世界认定的“正确”价值观,是否要扭曲事实?总之,语文课文究竟路在何方,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