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得名于哪里?古代女性用的胭脂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题所述

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得名于汉朝时期的匈奴领域的焉支山,还有一种说法是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的用红蓝花花汁凝结而成的脂状类物质,而红蓝花产自燕国,所以被称为燕脂。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做法是用红蓝花的花瓣为主要原料,用纱布包裹压出汁液,用粟饭浆吸取凝结后制成的。

胭脂得名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胭脂一词有汉代时期和五代时秦,燕等国就已经在使用了。而最早的胭脂在商朝时期就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用胭脂一词,主要原料都是红蓝花。在商朝时就有商纣王为了宠妃妲己,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去深山采摘红蓝花制作胭脂了。并且在五代时期文献中《中华古今注》有明确的记载,用红蓝花的花汁凝结成为脂状物质使用,又因为红蓝花的原产地是燕国,所以后来得名燕脂。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带回的战利品中就有胭脂,而当时匈奴人就有丢失了焉支山,他们就没有办法给新娘化妆了。由此来看胭脂一说来源于匈奴,而在文献《西河旧事》中记载在匈奴领域的焉支山上生长着一种植物红蓝花,匈奴人就将红蓝花的花瓣捣烂取汁液制成了红色颜料使用,然后传到汉朝,汉人们就称为焉支,再后来就写成燕支和胭脂了,这也是胭脂得名的缘由。

制作胭脂

古代用的胭脂可以说是样式多多,而主要的原料都是红蓝花。人们用红蓝花的花瓣捣烂成汁,将黄色的汁液过滤出去,留下红色的汁液,然后汁液凝固一天后用来使用,可以说是天然的化妆品。还有后来的改进,通过在汁液中加入牛髓,猪胰等物来化妆面部的同时也能起到防止风吹皲裂和防冻的作用,还有加入桃花,杏花,朱砂等制作颜色样式更多的胭脂。

胭脂在古代化妆

胭脂可以说是古代人们的发明创作,也是比较有价值的用品。从刚开始的官宦人家才有财力买到使用,也可以说是古代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到后来流入民间的使用,可以说是使用广泛,再有后来各种朝代具有特色的化妆妆容的使用,胭脂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胭脂是古代女性化妆的主要用品,而各个朝代的妆容特色也是让胭脂物尽其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4
胭脂是由地名而得名的;一般是由一种植物的汁液制成的,晾干磨成粉末就做成了胭脂;胭脂虫也可以做成胭脂,而且颜色更加丰富。
第2个回答  2022-03-14
胭脂得名于匈奴,因为匈奴对于红蓝花称呼的谐音就是胭脂。胭脂是用红兰花做出来的,有些胭脂也是用胭脂虫做出来的。
第3个回答  2022-03-14
来自地名,原来的胭脂叫做燕支。是用花朵来制作出来的,把花朵里面的水挤出来,把这些水晾干就成了胭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