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喝心灵鸡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人不只胃肠有饥渴感,心灵也要给养,于是就有了“心灵鸡汤”。“吃”多了,难免会花开两朵,要么腻歪,想换口味;要么痴迷,至死不渝。

你无助时,有“不要自惭,也不必自卑,我们都是凡人,夹杂在人流中,过的是平凡的生活。”宽慰你;你烦恼时,有“生活已经这么的闹心,为何不自找开心?伤心一点不好受,所以别哭泣; 烦心一点不好过,所以别压抑。”安抚你;你堕落时,有“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激励你。

心灵鸡汤长则让你泪流满面;短则让你千般忏悔。更有各类成功人士让你分分钟知道成功的秘密,似乎你目前的不成功只是因为缺这一口“鸡汤”。譬如,马云曾说“富人之所以富,是愿意照顾熟人生意,相互关照,福报自然会多,朋友也会支持你,财运才会越来越旺!道理简单,悟透能发财!这叫捧场“。你们知道的心灵鸡汤一定比这还“鸡汤”,就不在这呈现了,毕竟这是一篇”反鸡汤“文。

你为什么缺“这口”鸡汤?

中国著名心理咨询及教育家寇觉中导师曾就“手机依懒症”从心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他 认为“引起心理共鸣”是大部分人喜欢看心灵鸡汤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个体关心彼此的机会越来越少,或是越来越浮于形式。 当个人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寻找与自己有相同感受的人。从信息共享方面来说,网络很成功的将大家群分。 就如朋友圈,无论年龄大小,生活阅历深浅,每人都能说几句看似赋有哲理的话,当得到他人关注或赞同时心理共鸣便产生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理共鸣?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他尊”建立在“爱和归属”的基础上,爱和归属能消除我们的寂寞感,否则个体会变得很不安。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网络代替,尽管彼此间的互动更方便,更快捷,但倾听也变为了“听”。心灵鸡汤带来的心理共鸣却不能满足归属的需要,我们只好不停地通过手机寻找“同类”,以便抑制我们的躁狂感、无力感。

不光“反鸡汤”,更要反的让你心服口服

人们最喜欢假装坚强也最容易受伤,心灵鸡汤如一剂强行针,浅显却不失韵味的给你传递“醍醐灌顶”的哲理。 成功者传授及兜售着自己的经验,我们不假思索的追捧。当人类内心渴望捷径甚至不劳而获时,就会认为别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殊不知每个人的经验中都有自己心智成长,竭尽思考的过程。面对心灵鸡汤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心灵鸡汤很多时候被等同于积极心理学。尽管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幸福人生的科学。但“积极心理学澄清的几个研究问题”中明确说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常识,所谓的常识通常都是在事实发生后才提出的,并非事前提出。而积极心理学的成果正是对这些所谓的常识的矫正。对于积极心理学的成果,无论是否在意料之中,都需要琢磨和研究,积极心理学试图从司空见惯的常识之中寻找真理。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是使得人们可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追求怎样的目标,而不是心理鸡汤带给我们华丽辞藻包装的常识和顿悟的假象。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生的整个过程,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高峰与低谷——既有美好的经历,也会有挫折和消沉的经历,正是这些高峰和低谷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积极心理学不否认挫折和低谷是人生经历的必要组成,是与成功和高峰同样重要的人生经历。

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你已经多久没看过书了?

关于“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

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是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话:智慧掌握在犹太人的脑子里。为什么呢?因为犹太人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读书就像蜜蜂在采香甜可口的蜜一样,当你打开一本本书,就像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

日本人也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不论在人均购书量、读书量,还是出版量上,都名列世界前茅。日本人的读书习惯令人感动。无论是在汽车站、火车站上还是在汽车火车上,多数人都手捧一本书,仿佛置于无人之境。日本人上下班途中所需时间长而且工作时间也长,很多人就是利用乘车的时间读书。

心理教育家寇觉中导师说:“因为读书太辛苦,浮躁的心态及伸手可得的经验使我们越来越承受不了思考的繁琐。” 如果你真的想获得真正的心智力量,就要不盲从,养成看书的习惯。选好书,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