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与懂得

如题所述

活了三十多年,开始意识到,对于我未知未觉的存在与智识,它们从未真正影响我的世界;对于我一知半解或者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如果没有应用到我的生活中,那么其实我只是浮光掠影,并不真正懂得。存在与虚无,知道与懂得——咫尺千里,横亘在你我之间。

正是思想间细微的差异,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不同。一个践行早起的人和一个不得不早起的人,对于“早上五点起床”这一相同事件的的思想和情绪完全不同——前者积极主动外加更多期待,后者被动消极外加很多抗拒,因此醒来后看到的世界也截然不同。

确实,感受力像一面镜子,你看到的东西正是你心的反射。你的谈吐折射出你的思想维度。

很多名词,对我来说像一个个陌生人,或者说只知其名,不曾懂得。“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个名词。获知“思维导图”的时间由来已久,可是它真正存在我知识之海也才仅仅几日。很多人都推崇它的实用性,听起来也很时髦,可是我从知道它到真正懂得它并且学会应用它却历时弥久。

我只是尝试性地使用了一下思维导图,便已经尝到了它的芬芳的果实。这确实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名词,它更是工作与生活中的得力工具,它可以让你的思维充满逻辑并且事无巨细,考虑周全。

我疑心自己活了这么多年,这样好的工具竟从未进入我的生活,而我并未觉得匮乏。由此可以推断,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果我们闭目塞听,我们完全可以置丰盈于不顾,生活在知识的真空里而浑然不知。

知道与懂得是一对近义词,可是当对象是知识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却是量到质的改变。知道只意味着你让一个词汇进入了你的大脑,懂得却意味着你对其有行动的体验,感受的判断,并且是真的得到了它。

当你懂得更多的名词,你才会意识到对知识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是多么的肤浅;当你一次次有目的地扩充自己的大脑容量,你便在延展你的世界;个人智识的世界越大,选择的自由度才能越大,你的生命长度和宽度才能得到增加。

视野开阔才能见多识广,智识丰富才能真正选择。我愿意知道很多,更希望懂得所知。

常常问问自己,面对知道,你真的懂得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