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总送东西给我,比如放几天的酸葡萄,旧衣服等。我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有书君觉得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温柔而坚决的拒绝,只要你每次都拒绝,坚决不要,她以后就不会送了。

邻居送东西这个问题,本来是远亲不如近邻相处交好的事,但是有人却把邻居家当成吃不了用不了,又不舍得扔掉的东西的处理场,或者你本来就心里不愿意接收别人的东西,又要顾忌邻里关系,确实就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但只要你懂得拒绝别人,这也不会成为太大的事儿。

自己知道什么东西能接受,什么东西不能接受,考虑需要的回礼时是不是会麻烦,要懂得什么样的人的东西能接受,什么样人的东西不能接受,也就能够把握住尺度不用烦恼,邻里关系相处也就会比较轻松融洽。

拒收,不要就好。怕别人不高兴,就会让自己不开心。

如果你不拒绝,就算拿去扔了,人家还以为你需要,以后会再送你。

有书君的一位亲戚也经历过你同样的感受,一同上班的有个同事,也好心给她一堆旧衣服和鞋子,她都是笑着提手里,在回家路上就扔了,没想到每到换季就给她一堆。

也有人说“什么时代了,最讨厌别人给我小孩送衣服,虽然不当面扔,最终会扔远。对孩子宠都来不及,都让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干嘛让孩子穿别人穿过的给的。”

其实你直接拒绝了,也就不用事后抱怨别人。

懂得正常拒绝,就说家里有就行。

有些人是性格使然,有的人不愿意和人太亲密,不愿意跟别人多来少去;但有的人会自来熟,不分彼此,你需要做的事就跟她说不需要,就行。

老年人和年轻人对蔬菜水果的好坏和可扔程度的判断,标准不一样。

对邻居送的时间留得长明显过期的东西别生气。老一辈节俭惯了,跟年轻人有代沟。有可能这个蔬菜水果不给你,老人家也会自己吃掉,只要拒绝不收,就行。

如果收下自己扔了,可下次还送,还得帮他扔垃圾。不用说这邻居奇葩,因为过去生活艰难,还能吃的绝不扔掉,你拒绝就完事儿了。

传统上中国好邻居,都是远亲不如近邻,有相互守望相助的习惯。

大概你家邻居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之道,也不会是认为你家比较困难,只是觉得扔了可惜就给你了,过去的邻居都有互相送东西的习惯。

过去穷,需要邻里互助,大家从善礼尚往来,而且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必觉得别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

毕竟还有这样的习惯的人,毕竟是好心,但让人不敢恭维,更不敢妄加信任而产生猜忌心理也是有可能的,不愿意要,拒绝就好了。如果再送给你,就直接跟她说,自己家里有,不需要就行。

2.自己懂得回礼、知道什么东西能接受,什么东西不能接受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是必须。

别人送过你,你也要回礼,这是必须的。别人送的东西,自己也能回礼,就不会有麻烦,而且如果是自己需要的,大可不必想多了,大大方方接受就行。

如果别人送你,你看需要的、喜欢的,想接收就接收好了,不必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

打包剩菜剩饭不掉价,自己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回家自己吃不丢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饭店吃不完打包没啥不好,国家都提倡光盘行动。

比如在外吃饭,自己一家人吃剩的打包,有其他人一起吃就不打。

但是如果客人去赴宴把打包的饭菜拿来送你就不合适。这不是掉价不掉价,而是要考虑一起吃的人有没有传染病,这样的食物不能随便接受。

但是如果别人专门买好为你准备的,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就接受。做到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碰上合适的东西时也给对方带上作为还礼,就行。

别人说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才送给你,你如果不喜欢也可以说自己不太适合、不太喜欢。

如果别人送的衣物号码不一定适合,不知道衣服款式合不合适自己的身份穿,而且,你是不是会嫌弃已经穿过的,你是不是有忌讳,会悄悄扔了。

如果被人送东西,不需要的不如直接拒绝,说自己家都有不需要,就好了,尽量不要弄得太僵,毕竟人家也是向你示好。

3.什么样的人的东西能接受,什么样人的东西不能接受

互送只限于相互熟悉和了解的人。

看送的人平时的态度决定要不要,不想被别人轻视,不随便接受就行。

碰上不把自己当外人的人,平时不要显得太亲近,也不要觉得别人是怜悯(歧视)自己,不要不开心,这样的邻居没什么坏心眼,就是认为不舍得丢弃,干脆给别人了不浪费。

只要不是嘴上说着好听,实际给的是几乎坏了的东西,就不要接受这样的人的东西。

过去比较穷的时,那时农村的日子还不富裕,有人喜欢拿出自己穿过的衣服,送给来城里打工的人,还说这衣服老贵了,我还没穿几天就不喜欢穿了,你拿去穿吧。

再贵,你说不喜欢穿了还拿给别人穿,如果配着嫌弃的表情,明显看不起人的样子,就算好心也挡不住别人想多了。

这么贵的衣服送别人,别人也不一定适合穿,干劳动穿成这样不方便也不像样啊。

拒收的人就说:谢谢你的好意,这衣服这么贵,我们干活穿在身上不合适,你还是送给别人吧。

如果是遇上小看别人的人,根本不用接受。现在农村人也富裕了,不会随便接受别人送的东西。

有的人,东西烂在家扔了也不送人,是怕自己想不周全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这是怕影响关系,担心相处不好。其实,趁着新鲜水灵的时候给人,也不是不可以。

有的人不愿意多来少去的,是不会接受,新鲜的也不接受,这样就不用花心思送回礼,让自己总觉得欠了人情,不自在。

说实话,有书君以前也送过人东西。看到这个问题里许多人的评论,心情有点复杂。

感觉到确实人跟人不同,不能随便送旧物,不太新鲜的食物和旧衣物也不要随便送人,容易被造成误会。

有人说不随便送东西是不想多事,怕被误认为是看不起人,现在胖了,前两年买的衣服穿不了了,也只能捐了。如果是比较新穿过的清洗干净折叠好,打包放到小区捐衣服的柜子里。

如果自己不太了解就送给人,别人拒绝了也会觉得尴尬,这样真的会影响到相互之间的印象。

鉴于以上所述的关系问题,有书君觉得,如果不想麻烦,或者不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不是非常了解情况的人,就干脆不要送来送去。

送人或被送的人都要真心诚意。

送的人先问别人需不需要,别人需要再送,别人不需要就不要强行送。旧的东西送熟悉的人一定要先征求意见,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就尽量不要随便送人,送拉圾站就完事儿了。

现在,生活好了,也有人吃不完的食物快坏了都不舍得扔,丢了心疼,送人做个人情,搞不好,人情没送到,可能会送出仇怨来。

所以不知道别人喜不喜欢的东西,与其被对方拒绝有被打脸的感觉,就不要随便送人东西。

其实,邻里之间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准则来相处。

送东西应该是相处比较好的人之间为了表示相互的关心才送,送人东西,自己不喜欢的不送,送给别人东西时要挑好的,时鲜的、稀少的蔬果,这是邻里之间的分享,能增进友情。如果不是很熟的人,送了可能反而适得其反,那不如不送。

对家里有这种爱把过期的水果,不能吃的蔬菜,坏了的瓜果都拿出去送人的老人,要提醒不要拿过期的东西去给人,吃坏了身体不好,现在谁都不缺吃穿了。

最好不要做强人所难的事,特别是吃的东西宁可倒掉,也不要送人,饮食习惯不同,强送,双方都会尴尬。

尊重别人就不要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人,除非别人觉得真的需要,也愿意要,如果觉得对方困难需要帮助,有能力帮助就直接给钱给新物好了。

有书君觉得人情往来很正常,这是有来有往有交情,但送人和被人送不新鲜的东西,会让不高兴是涉及到自尊心的问题。

送人时有可能是低看别人,存在高于别人的姿态,让人感觉不舒服。人送你,你觉得被人看不起,自己接受了就矮人一截,这都是心理问题在做怪。

人生在世都要与人打交道,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你能平衡好自己,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好,也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就不会因为别人送你点东西,就失去心理平衡而不开心。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你,希望你开心快乐,不必再为此事而太记挂于心。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为什么人到中年,越来越不舍得花钱?

在单位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退休连欢送会都没有,是什么感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