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初中生如何进行数学解题反思

如题所述

解题反思是对问题解答过程的一种“再认识”的过程,简言之便是解题过程“再现”的过程,它是学生对解题过程的深层次再思考。是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方式、技巧的一种重复思考,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技巧,对于学生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记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化和多方向化,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题的效率,实现教师教学的高效化。可以说,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解题反思能力,便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学生具有解题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1.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
反思教学是一种加强和巩固学生知识的方式,数学教师在教学之时必须意识到此点,要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多鼓励学生解题之后进行及时的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在解题中探究规律、经验的习惯,从而完善自身的解题方式,形成解题后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解题反思之时,不仅使学生全面的了解问题,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加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反思之时寻找知识的共性点,寻得知识规律,形成系统的认知。
2.促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数学学习,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才具有了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众所周知,解题反思便是对问题的再次认识,此反思过程,不仅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还可以对多个问题进行反思,进而使学生主动发现各个问题间内在的联系,达到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将数学解题方式和数学思想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创造性的质疑,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越来越完善,会促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3.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这样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善用反思教学技巧,使学生萌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规律与思路,从中发现数学学习的奥妙与乐趣,自然学生学习的效率会不断提高。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以往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即学生不重视审题,对数学知识点掌握不清楚,考虑问题片面导致的。还有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很难一次性准确的解出问题。鉴于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反思和结果的习惯,在每次解题之后,教师都要反复强调学生去反思和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重视此环节,才会逐渐养成解体后,去反复思考解题过程与结果,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查漏补缺,这样便可以大幅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一题多解转变为多解一题,解题反思到结果思路的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谨度较高、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数学知识点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内在联系,这便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与探究的能力,且在数学解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情况,学生通过多种解法做题,会逐渐寻得知识的内在关联,这样学生才可以灵活的切换和运用,还可以自主的整理出推理综合解法的思路,一题多解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同类题目解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发散数学思维,善于灵活的进行思考,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而多题一解又与一题多解不同,主要是以学生的核心理念规律为中心,能够同时对多个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可以从多个问题、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规律与方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总结与整理的能力。鉴于此可知,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都是对问题深层次反思的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反思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将此重要性传输给学生,要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解题之后反思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各类题目中找出解题的共性,进行多元化和灵活的解题,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也要不断探索新的反思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学习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证明题要掌握三种思考方式
● 正向思维
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 逆向思维
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 正逆结合
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
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 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 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 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 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思路相同。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证明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 证明两角的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 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4.直角三角形中的比例中项定理即射影定理。
5.与圆有关的比例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
6.利用比利式或等积式化得。
● 证明四点共圆
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顶点共圆。2.外角等于内对角的四边形内接于圆。
3.同底边等顶角的三角形的顶点共圆(顶角在底边的同侧)。
4.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5.到顶点距离相等的各点共圆。
第2个回答  2018-07-01
错题本是个好东西,多看多想,来精锐做学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