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考MBA要准备多久,大家都是怎么准备的

如题所述

MBA需要参加每年12月底的全国统一联考,通过国家分数线后再参加各个院校的复试;现在大部分院校需要先参加提前面试,再笔试。提前批面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部分。通过搜集报考目标院校的面试流程,通常会涉及的问题、小组面试形式等信息提前多作准备和模拟。提前批面试若能拿到好成绩,将大大缓解联考笔试的压力。所以认真准备提前批面试,是值得再次敲黑板的。另外,建议在各个批次的提前批面试中,尽可能选择较早的时间。据不科学统计,大部分商学院,第一轮C线的通过率,会略高于第二、第三轮~联考笔试部分: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备考计划。综合考虑距离考试还有多久、把握好不同时间节点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以某考生9月决定报考MBA为例,距离12月底的联考大约还有4个多月。第一阶段(9月、10月):针对每一门学科、目前的基础制定计划。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它们需要在基础阶段就开始复习,夯实基础,因此笔试课程复习越早开始越好。第二阶段(11月):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最后一个阶段(12月):针对弱项集中突破,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强化应试训练,培养在考试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的感觉。数学:考纲变化大,多做模拟题 每年的数学大纲变化都会有所变动,初数的深度、范围都有所增加,从历届MBA考试成绩看,初数得分率极低,出错率最高。考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建议多做历年考试真题及模拟题,做题时间严格限定,将做错题目的知识点在教材上标注,重新复习相关知识点并多做题目巩固。最后一周,建议每天限时模拟一套真题,并将前期做错的题目再重做一遍,加深印象。 英语:备考重在阅读理解 这一阶段记忆单词需一边学习一边记忆,以3000词汇为基础争取突破5000词汇。同时,强化完成填空、写作、翻译,做历年真题,提高做题的技巧与水平。提高阅读能力是本阶段的重点,每周精读两到三篇文章,或每天泛读一两篇,最后半个月最好每天做4篇阅读理解并限时完成。另外,考前1周强化背诵作文范文。 逻辑:突破容易,重在解题技巧 复习应在逻辑上多下功夫,由于逻辑科目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分数增长,对数学和写作都大有帮助,考前冲刺需做大量模拟题来强化。 对于程序化题目,重在掌握所包含的逻辑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对半程序化题目,重在掌握解决技巧。考生可多看一些试题,总结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写作:学会积累素材 可经常性地积累各种可用素材,并且每周能写一篇,在规定时间内理清思路形成文字,可借助和老师同学的交流来了解写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扩展思路。对于历年的考题,如果时间不足以逐篇写作,不妨以非常短的时间,列出写作的思路提纲,以检查类似题目会有什么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查找可用素材。备考19年MBA,现在已经需要开始着手准备复习了,看你自己的基础,如果是因为工作忙,学习时间不够充分;或者是报考院校的竞争激烈,建议参加辅导学习。现在国内名校MBA都实行提前面试,比如交大安泰MBA,只要你在提前面试中表现优秀,笔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就可以直接录取。提前面试也是很重要的。最后,以下几点是华章老师提醒各位考生要格外注意的。1、教材切勿死记硬背复习备考时,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认真领会教材上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自然能够加深记忆。另外,教材上的例题一定要认真看、仔细反复地做,掌握解题方法。在历年的MBA联考中都出现过书上的例题作为真题出现。所以,书上的例题一定要达到看到题目就能立即反应出考点和解题步骤。2、走出题海战术有的考生想着只要把几本书的习题做一遍,考试的时候就没有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MBA考试更注重的是逻辑性和数学思维。盲目地做题所达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原本会的题永远会,不会的题总是难以掌握。而相对整个知识体系来说,不易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3、理解失分的原因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研究失败是为了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近两年大量数学试卷的分析和统计,考生主要失分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够清晰和准确;其二是解题缺乏思路,基本解题方法掌握和运用不熟练,做选择题耗时长而准确率低,造成无谓失分;其三则是由于运算能力不强,运算是数学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有些试题只有依据题设条件与正确的分析和推理,以求发现比较简捷合理的巧妙解法,这必将可以避免大量繁琐的推演和盲目的计算,从而减低运算的失误率。考试之路是一条求索的路,希望在求索路上前行的考生们不断收获,不断开拓,比较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坚守执着攀登不已的人们,华章希望你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1
由于mba专业规定,备考人群均为在职工作人员,复习上时间相比较少而且零散,因此有效的复习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由于mba是没有指定教材的,可以在市面上买一些相关书籍复习。前期先打好基础,后期通过做真题查漏补缺掌握重点难点。
确定笔试内容
mba考试与其他六类管理类硕士(MPA/MEM/MTA/MLIS/MTA/MAud)考试科目是相同的,都是属于管理类硕士联考,科目为:综合200分(包含数学75分,逻辑60分,语文写作65分);英语二100分。可以参考往年的考研大纲进行梳理。
2.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复习计划
由于mba专业规定,备考人群均为在职工作人员,复习上时间相比较少而且零散,因此有效的复习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由于mba是没有指定教材的,可以在市面上买一些相关书籍复习。前期先打好基础,后期通过做真题查漏补缺掌握重点难点。
3.准备预面试
mba的面试相较于其他专业,面试是放在笔试前面的(笔试后的面试一般是走过程的形式),对于很多知名院校例如上海交大安泰等,如果预面试拿到优秀则只要分数达到当年的国家线即可被录取,否则只能按照分数从高往低择优录取。因此预面试成绩也是十分重要的。预面试的批次以及常见面试问题等都是需要自己关注的。
mba各科目备考方法
1、mba联考数学
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从哪里来?过来人总结:真题!真题做的多了,就能找到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增强思维能力。
在这提醒广大考研人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平时通过题量训练速度。联考考试三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很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
2、mba联考逻辑
总的还说逻辑这个东西是入门难,但是掌握方法后就简单多了,要注意知识积累,通过目标院校真题训练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
历年真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包括历年联考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答案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大家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
3、mba联考作文
众所周知,联考作文分为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也可以说是小作文和大作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重点是寻找其漏洞,并用合适的论证说明其不合理的原因。其重点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写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