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众信旅游一合作 股民们被吓跑了?

如题所述

国庆长假前一天,众信旅游发布重磅公告,阿里巴巴集团3.8亿元战略入股众信旅游,持股5%,同时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探索“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然而,这一对众信旅游看似十分利好的合作,却没有得到资本市场认可。
长假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众信旅游股价“闪崩”,下跌超7%。截止10月14日,国庆长假后的4个交易日里,众信旅游股价累计下跌近14%。
股民:想起贾跃亭
根据阿里巴巴和众信旅游的协议,由众信旅游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冯滨以8.46元/股,向阿里巴巴集团转让4547万股,按照10月14日众信旅游7.67元/股的收盘价,阿里巴巴这笔投资已经亏损3600万元。
对于众信旅游来说,傍上阿里巴巴的“大腿”无疑是重大利好,尤其是在今年特殊局势下。受疫情影响,出境游自今年1月停滞至今仍未开放,而众信旅游90%以上的营收来自出境游,业务基本处于停摆状态。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众信旅游营收同比下滑78.71%,净亏损1.76亿元。
出境游何时重新开放,依然没有答案。这种情况下,企业亟需资金补血,维持生存发展,阿里3.8亿元取得冯滨受让的5%股份后,冯滨将全部借给众信旅游补充运营资金。众信旅游在公告中表示,“该项交易能够有效改善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有助于增强公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能力,优化公司的借款结构,降低公司融资的综合成本”。
来自阿里的投资,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资金补血,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和众信旅游将在五个方面开展合作,涉及产品供给、渠道和品牌、大数据技术、支付、系统,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探索和推进“旅游新零售”,尝试开设试点门店,并依据门店的实施、成型及综合收益优先的原则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以及品牌联合。
阿里提供在线旅游、金融服务、大数据技术,众信旅游提供旅行社上下游产业资源,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全方位能力,有望全面提升旅游产品分销、零售的效率和体验,“旅游新零售”未来可期。
然而,双方的合作为何遭遇股民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股价迅速跳水、接连下跌,甚至导致阿里以9折入手的众信股票,短短几个交易日还能再亏掉3600万元。
“这个交易方案让人联想到乐视和贾跃亭,阿里要入股众信旅游,为什么不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为什么要大股东售股再借钱给上市公司,这不是变相减持吗?”一个众信旅游的股民颇为不快的向新旅界吐槽。
此前,贾跃亭为了解决乐视的资金问题,多次进行大额减持,减持达130亿,面对外界的套现质疑,贾跃亭承诺减持所获资金将输送给上市公司使用,为期5年。然而后续乐视股价崩盘后,乐视股民发现,贾跃亭借给乐视的资金相比承诺金额大幅缩水,并且全部被提前收回。
控股股东减持,在A股市场是个十分负面的信号,容易被股民解读为大股东割韭菜:大股东都套现走人了,钱赚够了,还会好好经营吗?阿里看好众信旅游,可以让众信旅游定向增发股份,阿里进行购买,这样稀释全体股东的股权,而非接盘某一股东。尤其是此次的交易方案,阿里的3.8亿元投资进了冯滨的口袋,冯滨借给上市公司,等于公司全体股东背上了一笔3.8亿元的负债,这笔负债冯滨随时可以收回。
本来一笔可以转化为股权的投资,现在成了债权,而且大股东一次性减持5%,这个交易方案在小股东看来,显然是不满意的,无怪乎交易方案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应声大跌。
然而,站在控股股东的角度,这么操作并非没有道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3.8亿元的金额太少,为此进行定增会浪费一次定增机会。按照2017年颁布的定增规定,18个月才能定增一次。为了这3.8亿元定增一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错失大笔融资的机会。此前众信旅游在2015年披露的定增方案,定增金额为28亿元,虽然后续定增计划被取消,但也能看出众信旅游期望的融资额。
因此,为了让阿里入场,同时不耽误后续的定增计划,以及保证阿里战略入股的资金能为上市公司所用,合理的方式就是当前的交易方案。而这个方案里,小股民的担忧和对大股东的不信任是难以消除的。
阿里,你行不行?
除了对交易方案的不满和对控股股东的不信任,众信旅游股价暴跌的另一个潜在原因是对阿里的不信任。
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布局旅游业多年,构建了一套旅游业务版图,涵盖在线旅游、酒店、景区、新零售、免税店等,然而,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大体上还未取得明显优势。
旗下在线旅游商城飞猪和携程、同程、美团等竞争多年,至今仍不温不火,不敢纳入阿里上市公司体系,也不敢披露营收、GMV等关键业务数据。
酒店方面是阿里十分想取得突破的领域,阿里在酒店领域不惜血本,砸下了多记重拳。2014年曾以28亿元入股酒店信息服务商石基信息,石基信息占据国内酒店集团信息管理系统90%的份额。阿里试图借助石基信息在酒店信息系统的份额优势,在向酒店推销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将信息系统接入飞猪商城后台,借此将一众酒店集团纳入自家体系。
阿里还在2016年和首旅酒店合资成立“未来酒店网络技术公司”,为单体酒店和区域性连锁酒店提供整体电子商务服务,实现包括选房、入住、开门、打发票等在内的全程自助服务功能,并以互联网为核心建立未来酒店品牌联盟,提供品牌运营、技术支持、大数据联动等整体服务。
飞猪和各大酒店集团打通会员体系,万豪、希尔顿、洲际、君澜、Club Med都和飞猪实现会员互通。中小单体酒店,飞猪也不落下。2019年飞猪成立“菲住酒店联盟”,以面向中小单体酒店推广联合会员,解决中小单体酒店获客、品牌和服务效率的难题。
然而如此巨大的资源投入,并没有帮助飞猪在酒店预订领域取得明显优势,携程、美团、同程等一众对手纷纷上市,在公众和资本市场面前大秀肌肉,而飞猪依然需要阿里集团的“搀扶”,对自家业绩讳莫如深,并且时不时出来酸溜溜的吐槽“OTA不创造价值”。
除了酒店,阿里还试图在景区行业发起变革,早在2015年提出“未来景区”,并和海昌海洋公园、长隆集团战略合作打造未来景区样本,然而不知何故后续不了了之。2018年未来景区重出江湖,阿里联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首个样本,并计划在3年内在全国推广1000家“未来景区”,涵盖智能票务、景区大脑、智慧导航、旅游新零售、物联网及支付等一整套智慧化解决方案。如今三年已经快过去,1000家未来景区不知完成了几家。同期,腾讯、携程的“一机游”反而搞得有声有色。
事实上,自阿里2010年成立淘宝旅行起,阿里布局旅游已经十年了,以阿里的平台优势和投入的资金、资源,十年并没有成为这个领域有力的竞争者,这是很难令人满意的,也无外乎飞猪频繁换帅。
飞猪、未来酒店、未来景区都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已经大大透支了外界对阿里旅游业务能力的信任,那这次和众信旅游的结合“旅行社新零售”,就真的有想象空间吗?这或许也是近期部分股民和投资者抛售众信旅游的缘由。
要么不信任众信旅游大股东套现减持,要么不认可阿里做旅游业务的能力和过往成绩,这些共同导致了众信旅游股价暴跌,造成了阿里9折接盘众信旅游股票,反不如当前散户直接从二级市场买的便宜。当然,作为战略投资者,阿里集团绝对不在意一时的股价涨跌,其目的是整合产业链资源,产生“生态化反”效应,使整个旅游板块飞速转动起来。作为行业观察者,新旅界期待阿里和众信旅游的合作能完成新花样,打开新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