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出自哪?

如题所述

意思是爱的人与我相隔高山大海。

原文: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爱翻山海,山海皆可平。

译文:爱的人与我相隔高山大海,是我总不能越过的山海,但为了这份爱,我也可以乘船横渡;山道再险,我也可以寻路穿行,山山海海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

扩展资料

此句出自《山木诗词》,原文如下:

曲曲池边路,春来少人行。

含水芙蓉叶,春去气犹清。

夕岚分彩翠,高树藏莺声。

乍向风中看,花落更分明。

徘徊觉露冷,清宵月影横。

泠泠砭肌发,疑是晓寒生。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白话译文:池塘边弯弯曲曲的路,春天到了很少看得到行人,春天过去了池中的芙蓉叶依旧青翠,树上的莺鸟的叫声从风中传来,地上花落分明,天上月亮横挂,走在路上感觉进入像进入了寒露,我多么希望抬头就可以看见让我魂牵梦绕的爱人,离开你的每一步都如同我们之间阻隔了重重城阙。我和我的爱人远隔天涯海角,这山山海海不可填平。

之所以说后半首是狗尾续貂,除了措辞、意境可见端倪之外,后半首的续作完全将原作诗的主旨变了个天翻地覆。从原诗中,我读出了诗中主人公的孤清落寞,“所爱”明明近在咫尺,却仿若遥不可及,有“蒹葭”之意,是一种含蓄克制的愁绪。

而后半篇却俨然有与"所爱"表明心迹,两情相悦之意。而“可平心中念,念去无自唏。但可寻所爱,永不弃已心。” 更是有些莫名其妙,我不是做“忧愁”和“旷达”两种心境的价值判断,但是诗的风格陡然转变,实显突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