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息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1. 《息争》文言文翻译

息争》参考译文: 从前孔子的学生,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语言,有的长于文学。

粗俗的有樊迟,狂妄的有曾点。孔子的老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他的老朋友中有原壤,知已有子桑伯子。

仲弓询问子桑伯子,孔子赞许他办事不烦琐,等到仲弓怀疑子桑伯子力事太简单,然后孔子又肯定仲弓的话正确。所以南郭惠子向子贡问道:“孔子的门生,多么混杂啊!”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是孔子的原因吧。

至于孟子,却发表他的见解说:“如今天下的主张不属于杨朱派,便属于墨翟派。”“杨朱、黑翟的学说不消灭,孔子的学说无法发扬。”

“能够用道理来反对杨、墨的,也就是圣人的门徒了。”当时的人因此认为孟子喜欢辩论。

虽然不确切,然而好辩的苗头,便从此开始了。唐代的韩愈,排斥佛教和道教,受到学者的称赞。

往下到了宋朝,有洛阳程颐和四川苏轼的学派之争,有朱熹、陆九渊学说的差别。洛派的门徒,以排斥苏轼为本事,赞同朱熹学说的人,以诋毁陆九渊为能耐。

我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化育万物,变化无穷,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不可能从一个方面概括罄尽。从前曾参理解孔子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亲身力行进入;子贡也“用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却认为是从博学广识而得到。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子贡是正确的,曾参是错误的。可是孔子不曾在他们中间进行区别,他的学说本来可以对这些兼容并包啊。

所以痛恨杨朱、墨翟,是因为他们目中无父母无君上;排斥佛教和道教,也是因为他们抛弃君臣关系,割裂父子之情,也没有兄弟夫妇,用这样的人生方式来追求他们的清净和不生不灭。假如他们不至于此,我又为什么偏偏要诋毁他们呢?强盗来了,开箱子掏口袋抢东西,逼我们扛着戈矛追击他们(意即抵抗他们);穿着我们一样的衣服,读我们一样的书,(这样的人)我必定尊敬他们,对他们亲爱都来不及。

如今却同室操戈,在门内争斗,这不是可以停止吗?不曾深入研究别人言论的对与错,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见解稍有不同,就群起而攻之,这种态度不能够用来评论人啊!人的相貌各不相同,稍有长短大小的差别,就骂别个不是人,难道不是错误的吗?居高临下,便不至于发生争论,因为他不能够与我较量,至于才力相当,唯恐自己不能取胜,于是辩论就纷纷发生。因此懂得大道的人,看天下各种不同的流派学说,认为都不曾超出自己的大道,所以他们的胸怀宽广有余。

胸怀宽广有余,对于事物就能无所不包,这就是孔子伟大而排斥异已的原因吧。

2. 刘大魁《息争》的译文

刘大魁(1698~1779)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年轻时入京,当时他的同乡方苞以古文负一时重望,见刘大魁文,极为赞赏。乾隆时曾应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都落选。后为黟县教谕,数年告归。

刘大魁是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论文偶记》一书,在方苞义法论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文章的艺术性,他说:"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他极重文的神气,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又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认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论文偶记》),世称为"因声求气"说。他自己善于朗诵古文,所以在这方面体会尤深。

在桐城派中,刘大魁文比较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海舶三集序》、《马湘灵诗序》、《送姚姬传南归序》等,可以代表他的文章风格。《黄山记》、《游浮山记》,以刻画景物的详细具体和篇幅长大取胜,为方苞、姚鼐文中所未见。

著有《海峰先生集》,包括文10卷、诗 6卷,又有《论文偶记》1卷。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此”为代词,作主语,指代前文“释褐逾年参大政”,“前”为时间状语,“释褐逾年参大政”后断句,排除A、D;“服除”为“服丧结束”,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当官一年多即参预大政,这还是前所未有.景泰元年,因为战事稍微平息,能够请求服丧.因此触犯了皇帝.服丧结束,任命他在翰林院做事,不再参与阁事.(2)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3)A “皇帝要求他选用北人任庶吉士”错,原文为“命贤尽用北人”,是让李贤选用北人任庶吉士.(4)①雅:向来;咨:商议,咨询;失色:变了脸色.句子翻译为:李贤向来敬重彭时,退朝后一定和他商议.彭时引用义理争辩可行与否,有时甚至变了脸色.②怠:懒惰松懈;希:少;怀忧:深感忧虑.句子翻译为:而这时皇帝在政事上懒惰松懈,大臣很少能见到他,彭时深感忧虑.答案:(1)C(2)D(3)A(4)①李贤向来敬重彭时,退朝后一定和他商议.彭时引用义理争辩可行与否,有时甚至变了脸色.②而这时皇帝在政事上懒惰松懈,大臣很少能见到他,彭时深感忧虑.参考译文: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中第一名进士(状元),被授予修撰.第二年,郕王监国,令(彭时)与商辂入阁参预机务.过后得知继母去世,彭时极力推辞,皇上不允,他这才受命.当官一年多即参预大政,这还是前所未有.天顺元年,皇上坐在文华殿召见彭时,说:“你不是朕所点的状元吗?”彭时叩头.第二天皇上仍命他入阁,兼翰林院学士.而皇上正信任李贤,多次单独召见李贤谈话.李贤推重彭时,退下后一定向他咨询.彭时常常引据大义,与他争论是否可行,有时甚至动了真气.李贤刚开始时有点不高兴,时间长了也就服他诚恳正直,说:“彭公,真君子也.”皇帝命令李贤全都任用北方人,南方人必须像彭时这样的才可任用.李贤把这话告诉了彭时.不久,中官牛玉宣布圣旨,彭时对牛玉说:“南方的士人水平超过我的有很多,怎么可以压制他们.”不久,选拔了十五个人,南方人有六个.门达诬陷李贤,皇帝为此困惑,说:“罢去李贤,将要专门任用彭时了.”有人将这话传给彭时,彭时惊惧地说:“李贤有经国济世的才干,怎么可以罢免?”因此极力替他申冤.并且说:“李贤离开,我彭时也不会单独留下来.”这话传到皇帝那儿,皇帝罢免李贤的想法就消除了.成化改元,彭时升任兵部尚书.成化四年,彭时说:“大臣的升降,应该由皇帝的心意来决断,或者聚集群臣议论.不能全部委托给臣子,使大权落在他人手中.”皇帝虽然没有听从,但从内心里赞许他的忠诚.成化五年,彭时因生病休假.过了三个月,皇帝催促他入阁工作,免他上朝参见.京城附近、山东、河南发生旱灾,他请求免去夏税和盐钞.京城的米价昂贵,他请求打开粮仓拿出储存的五十万石平价卖出.皇帝都听从了.彭时凭借旧臣的身份被倚重,遇到事情争执不回避.而这时皇帝怠于政事,大臣很少能见到皇帝.成化七年,彭时疾病复发,请求辞官.皇帝安慰挽留他,彭时没能离职.彭时常常借着灾变上书劝谏,(这些奏章)有的被留在宫中,有的被下发给主管官吏,大多受到阻隔,他因志愿不能实现而忧愁不安.成化十一年正月,因任职期满晋升为少保.过了一个月去世,时年六十岁.彭时在朝为官三十年,孜孜不倦地为国尽忠,保持公正顾全大体,办完公后不曾把政事告诉子弟.有所议论推荐,不让家里人知道.闲居没有懒散的神情,服饰器用俭朴节约,没有声乐的侍奉,不合乎道义的他不接受,有古代大臣的风范.。

4. 文言文兄弟争雁

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刘元卿《应谐录》〕译文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在飞翔,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走在地上的大雁适合煮着吃,飞翔的大雁适合烤着吃.”两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儿,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说:“就煮一半,烤一半吧.” 兄弟俩都高兴地同意了.可再次去射雁时,那雁早就飞走了.注释1.燔(fán):烤.2.讼(sòng):裁决.3.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4.援:拉.5宜:适合.6索:寻找.7舒:指在地上随意走动.8睹:看见 9烹:煮道理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象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寓意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刘元卿《应谐录》。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您准备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满足我的心意呢?(“何以”、“以称朕意”、全句基本意思各1分)(2)我希望丞相、御史大夫暂且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所有事情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

(“且”、“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各1分)(3)龚遂发现齐地(或“渤海一带”)风气奢侈,人们爱好细小的技艺(或“不重要的技艺”),而不肯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在勤俭节约方面做出表率,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种桑养蚕(或“耕织”)。(“末技”、“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各1分) 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