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当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在铁芯中激发的磁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因为原电流在原线圈中产生的磁场要阻碍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或减少。
如果原电流方向与原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同,则被称为串联自感,如果原电流方向与原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则被称为串联反感。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也涉及到发电机的励磁。励磁就是向发电机或者直流电机中通入直流电流,产生所需的磁场。
励磁系统主要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组成。
励磁功率单元向发电机转子提供励磁电流。
励磁调节器则根据输入信号和给定的调节准则控制励磁功率单元的输出。
励磁系统和发电机同轴旋转,这样发电机在运行时就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其他的能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3
您好!
发电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德国工程师西门子于1866年制成,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它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的分类可归纳如下:
  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
原理
 发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电刷.机座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机座.定子铁芯、线包绕组、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转子磁极(有磁扼.磁极绕组)、滑环、(又称铜环.集电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通过轴承、机座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通过滑环通入一定励磁电流,使转子成为一个旋转磁场,定子线圈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由于电刷与转子相连处有断路处,使转子按一定方向转动,产生交变电流所以家庭电路等电路中是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我国电网输出电流的频率是50赫兹。
  汽轮发电机 与汽轮机配套的发电机。为了得到较高的效率,汽轮机一般做成高速的,通常为3000转/分(频率为50赫)或3600转/分(频率为60赫)。核电站中汽轮机转速较低,但也在1500转/分以上。高速汽轮发电机为了减少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机械应力以及降低风摩耗,转子直径一般做得比较小,长度比较大,即采用细长的转子。特别是在3000转/分以上的大容量高速机组,由于材料强度的关系,转子直径受到严格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
1.2米。而转子本体的长度又受到临界速度的限制。当本体长度达到直径的6倍以上时,转子的第二临界速度将接近于电机的运转速度,运行中可能发生较大的振动。所以大型高速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尺寸受到严格的限制。10万千瓦左右的空冷电机其转子尺寸已达到上述的极限尺寸,要再增大电机容量,只有靠增加电机的电磁负荷来实现。为此必须加强电机的冷却。所以
5~10万千瓦以上的汽轮发电机都采用了冷却效果较好的氢冷或水冷技术。70年代以来,汽轮发电机的最大容量已达到130~150万千瓦。从1986年以来,在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导技术可望在汽轮发电机中得到应用,这将在汽轮发电机发展史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第2个回答  2020-06-10
发电机工作原理是依靠他的转子来切割他的。磁场或者说是转子旋转定子切割转子的磁场,然后向外发电。发出来的电是交流电,然后经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到达电瓶。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9
物理教科书说,线圈和电磁场做切割运动,线圈就产生了电能。发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而成,
第4个回答  2020-10-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