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论文的老师配当教授吗?

如题所述

高校有一个流行说法:“教学是公家田,科研才是自留地。”究其原因,职称评定跟科研论文挂钩,而与教学任务无关,所以教学连副业都算不上。
2014年4月,清华大学女讲师方艳华根据“就职9年未评职称必须离职”规定面临“非升即走”,然而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学校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后来,方艳华转岗为职员。
类似的还有上海交大普通讲师晏才宏,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三天内,交大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晏才宏的教学水平和师德广受交大师生赞扬。有学生描述他上课的境界:一杯茶、一支粉笔,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知识早已烂熟于胸,例题信手拈来,讲课条理清晰、自成体系。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至死也没评上副教授?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论文。

好教师不受重视,受伤害最大的自然是学生。学生们经过千辛万苦的高考、花高昂的学费进入大学,却发现获得的教育差强人意。很多课堂上老师们并没有精心准备,似乎心不在焉,疲于应付。那么高校为何要“重科研、轻教学”?因为科研成果才被认为是学校的硬实力,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是校领导的重要政绩,也是争取财政拨款的重要来源。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985、211院校,大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办成研究型大学,必须增大研究生教育体量,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于是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课题经费等,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而且,如果科研突出,有无这一工作量,都无伤大雅;反之,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发布论文数不多,哪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考核、评价尤其是职称评审中获得有利的结果。
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高校实行行政主导,而非开放办学,社会公众的质疑,甚至学生们的抱怨,都无法影响高校的办学战略——高校办学只对行政计划的主导者负责。
要反对的不是论文,而是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9

当前我国高校在评价教师时,有严重的“论文情结”,盛行“唯论文论”,但破除“论文情结”,不是“反论文”,而是回归正常的学术评价,重视学术研究的真实价值。过分强调发表论文,与把论文贬到一无是处,都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学术发展不利。
就大学教师而言,学术和教学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如果对于教师的评价权完全交给学生,也容易走偏。网络写手和菜头曾在微博账上写到:“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两次讲座就再也不去了。让学生high起来太容易了,台上说一句“早就听说我们XX大学的同学是最棒的!”下面鼓掌鼓疯了。再说一句“食堂经理都该枪毙”下面手指都鼓断了。看着一脸幸福,双眼放光的同学们,有一种被傻X淹没的感觉。如此容易被取悦,也就如此容易被愚弄。”只要再会讲段些段子、抖些机灵,受到学生的欢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学术对于大学的意义不容置疑。但是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有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论文世界第二大产出国家。2007年我国就已在国际索引的工程类论文数量上取代美国,跃居全球第一。

有人专门做过统计,近10年来,尽管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科研论文的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中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作为一个“论文制造大国”,产生的很多论文基本上是“垃圾”。且不说各种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单大学教员这块,由于评职称导向就是科研。而科研的考核标准据说客观公正,也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只要简单罗列你的论文、著作和项目就可以。
至于论文质量谁说了算,目前基本上裁判权交给了期刊编辑部。由于缺乏一个可靠的评价机构,滋生了巨大的地下论文市场。笔者一位大学任教的朋友说:“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各种论文代理的电话,问有没有发表需求,甚至不用自己写,他们会帮你。”

第2个回答  2017-09-19

据媒体报道,备受学生敬重的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老师常萍,为本科生讲了32年古代文学,任教期间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只专注教学。直到2015年10月退休,仍是大学讲师职称。
虽然常萍在大学晋升之路上被边缘化,却广受学生的赞誉和拥趸,学生赞她是“口碑教授”,她的课堂堂堂爆满,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近日,河南大学高规格特聘她为副教授并颁发证书,可谓是“迟到的认可”。然而,在很多大学,教学已经越来越被忽视,一个老师如果只是教学好的话会被逐步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科研成为主业,教学成为副业中的副业,谁来关心教学质量?
2014年,四川大学老师周鼎在网上发表的《自白书》被疯狂转发。他在文中写道:
“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这些颇为感性的话语戳中了无数学生和老师的痛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