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祭树节仡佬族的祭树节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传统仡佬族节日:拜树节

“拜树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误以为“拜树节”可以是任何一棵树。事实上,在仡佬族的‘拜树节’中,并不是所有的树都被崇拜。仡佬族只崇拜青杠树,因为青杠树是仡佬族的祖先树。

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祭树。节前有六个家庭负责筹钱买祭品。一人推着石磨绕了三圈,通知山神,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喊着“长刀”。

节间时,用桦树枝将高1米、宽1米的小屋绑在山上,放在大神树下,插上三角小彩旗,带领鸡、猪、羊围着树宰杀祭祀三次,点上香、蜡烛、纸。山神被邀请坐下来献祭。老师喃喃地说,全家人都跪下来,祈求上帝的保佑和丰盛的食物。这个节日使许多仡佬族村寨至今仍有数千棵古树。

拜树日,家家户户都会带酒、肉、糯米、鞭炮,轮流“拜”房前屋后、山上的树。他们希望树木茂盛,果树丰收,铲除树根周围的杂草,挖出泥土,选一棵远处山上的大树作为“代表”来祭拜。植树节后,全村自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形成风俗。

仡佬族崇拜树,不是所有的树,只有青冈树。因为青杠树是仡佬族的祖先树,与历史上仡佬族的迁徙有关。

传说古代贵州安顺等地的仡佬族移民到广西隆林。仡佬族的“大屋”以祖先的香炉和灵位为第一位。他们走过的路都用树叶做了记号,树叶是回来的人的路标。“大房子”永远在寻找一个好地方,让仡佬族在行走和观察周围山川的同时,安身立命,建造家园,繁衍生息。他从一座山走到另一座山,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不知道他走了多少天,终于爱上了一个地方。

我看到到处都是绿色的树和树。“草打九折,树打九折高,烧秸秆可耕地,挖垄可造地,食草动物有水草,林业优先。”这真是一个发展的好地方。“大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隆林县德峨乡莫吉村下冲屯,决定在这里定居。

住在下冲屯的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大房间”。如果没有房子,可以腾出半个房间给阁老客人。这个“大房间”很感恩。然而,当他在大厅里看到主人家的祖传宝座时,不禁担心起来:他带来的祖传宝座在哪里?如果一个人的祖神与主人的家庭和睦相处,那是违背习俗的。

“大屋”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闷闷不乐地走出寨子。当他走出寨子,他看到两个高大强壮的绿树面对蓝天。“大房子”忍不住停下来观察。这两棵树的树干又硬又大,不会被暴风雨吹倒。它们茂密的枝叶无法完全暴露在炎炎夏日的阳光下。

他们的坚强、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大宅门》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让人感动。他们情不自禁地高声歌唱:绿树,绿树,根深叶茂,凉凉的。挡住了日晒雨淋,这里还有格劳精神的空间!这首民歌一唱出来,我心里就一亮。这个“大房间”马上找来一把刀和一把斧子,在两棵树上各打了一个洞,把祖先的灵位存放在树洞里。

从此,隆林仡佬族世世代代以青杠树为祖先崇拜。

为什么要在八月十五拜树?这也是有原因的。“大房子”是第一个冲下来的,它以为后来搬家的仡佬族会顺着它贴的路标找到它。谁知,那些树叶做的路标很快就被牲畜吃光了。后面的人看不到路标,就四处寻找自己的“大房子”。如果找不到他们,他们会自己安顿下来。

分散在隆林周围的仡佬族花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大房子”要建在哪里。为了纪念祖先,全家人每年都要讨论主要的节日,所以大家都自觉承担起节日赋予的义务。

比如一头用于祭祀的黄牛,每年会由三个家庭轮流捐献,或合伙,或集资。这三家今年生了牛,明年就轮到其他三家生了,以此类推。在祭祖树的前几天,先把牛宰了当晚餐。除了本地人,附近寨子的各族都被邀请去吃饭。饭局上只吃了牛杂等食物和饮料,留着牛心祭祖树到八月十五。根据参加晚宴的人对牛肉的平均分配,每个人都被带回家。

祭祖树时,“大屋”为主祭。首先,两只半斤重的公鸡被扭断脖子,翅膀,脚和心脏被撕掉作为祭品。公祖树把一只鸡的头、翅膀和脚放在鸡的左边,而朱伯树也把一只鸡的头、翅膀和脚放在右边。用红纸包着,分别送到祖先和女儿的树洞里。然后用纸钱封住了树洞。“大房间”跪在祖先的树下祈祷、敬酒、鸣枪、吃晚饭。牛的心脏被分发给各家各户。

牛心的分配有严格的规则:只分配家族中每个家族的“大房”;牛心被切成和“大房间”里的人一样多的块,每个人只能拿到一块。年轻一代和女人是不允许享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